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学文言文常用介词初探VIP免费

中学文言文常用介词初探_第1页
1/12
中学文言文常用介词初探_第2页
2/12
中学文言文常用介词初探_第3页
3/12
中学文言文常见介词初探江夏区郑店中学杨竞一.古代汉语介词的演化古汉语介词多是由及物动词虚化而成的一类词,它仍然带有及物动词的特点,即要带宾语。在有些情况下及物动词的宾语可以隐含,但介词的宾语较少隐含,因为介词的语法功能就是组成介宾结构,把自己的宾语引介给谓语的核心,从而表达种种复杂的语法及语义关系。例如:(1)屠惧,投以骨。(《聊斋志异·狼》)——屠户很害怕,便把骨头扔给它们。(2)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书非借不能读也。”(《小仓山房文集·黄生借书说》)——随园主人把书借给(他)并告诉他说:“书不是借来的就不可能认真地去读啊。”)(3)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唐柳先生集·捕蛇者说》)——我将(把你说的这些话)告诉给主管这件事的地方官,更换你的差使,恢复你的赋税,怎么样?这三个例句中的及物动词“投”“授”“告”的宾语,在特定的语境下都隐含了。古代汉语介词既然是由及物动词虚化而来,因此有些介词仍然保留着它们的动词性质,即表示动作行为,带宾语。例如:(1)(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都认为我比城北徐公美。(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列子?两小儿辩日》)——我认为太阳刚刚出来时距离我们近,而太阳正当空时(就距离我们远了。)(3)人之为学有难易乎?(《白鹤堂诗文集?为学一首示子侄》)——人们求学有困难的和容易的吗?(4)(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虞初新志?核舟记》)——雕刻成宫室、器具、人物。这四个例句中的“以”“为”都是及物动词,仍然保留着它们的动词性质。古今汉语介词的系统性基本上一致,但是某些介词的用法和介宾结构所处的语法位置古今是有差异的。古代汉语的介词有两类:第一类主要有“于(於、乎)”“以”“因”“由”“自”“与”“之”,这类介词的主要特点是所带宾语基本上是名词性的,带谓词性宾语是个别现象;第二类主要有“纵”“虽”“如”“苟”“令”“倘”“即”“设”“假”“使”,这类介词的主要特点是只能带谓语性宾语。第二类介词过去学术界一般认为是连接偏正复句中的从属分句的连词,到目前为止,仍然是见仁见智,而且现代汉语系统一直都视其为连词,为了与现代汉语词类学的分类保持一致,这里不做研究。因此,用来做介词宾语的只要是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与介词一起组成介宾结构,作动词或形容词的状语或补语,引介时间、处所、目的、原因、方式、对象等等。二、古代汉语几个常见介词用法例析古代汉语常用的介词有“于(於、乎)、以、为、由、自、从、向、在、用、被”等,这些介词的常见用法大部分都保存在现代汉语里,掌握起来并不困难。下面主要就中学语文课本中用法比较复杂、古今差异较大的几个常见介词“于(於、乎)”、“以”、“为”的用法作一些例析。介词“于(於、乎)(一)“于”的用法例析“于”和“於(读wū)”在上古并不同音,但作为介词,它们之间的差别主要在书写形式。甲骨文中只用“于”不用“於”,先秦一些古籍如《左传》、《荀子》等,“于”、“於”并用,战国以后的古书则多写作“於”。汉字简化后,“於”又简化为“于”。“乎”字的上古音与“于”相近,除经常作为语气词外,还常作介词用,用法基本上和“于”一致。介词“于”可以引介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处所、时间、对象、主动者和原因,还可以引介跟性质和状态的程度有关的比较对象。其用法主要有五种。第一种用法是引介处所、时间,和现代汉语的某些介词如:“从、在、向、对”有些不同。就是“于”字的含义较宽泛,它只引介动作行为的处所、时间,而不包括方向。所以我们在理解文意和翻译时,就要根据它所引介的处所和动词谓语的关系,选择适当的现代汉语的介词。例如:1.亮见权于紫桑(《资治通鉴?赤壁之战》)——诸葛亮在紫桑进见孙权。2.战于长勺。(《左传?庄公十年》)——在长勺打仗。3.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墨子?公输》)——墨先生听到这件事,马上从鲁国动身。4.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苏轼:《石钟山记》)...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学文言文常用介词初探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