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寒假复习卷)班级姓名学号1.R为金属,发生如下反应:R+CuSO4=Cu+RSO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B.R的金属活动性比Cu强C.该金属可以是AlD.若R为Fe,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会减小2.铁制品在通常情况下很易生锈,制造时往往在铁制品表面电镀一层铜起防锈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镀铜铁制品不可以在弱酸性条件下使用B.镀铜铁制容器可盛硝酸银溶液C.镀铜铁制品不易生锈的原因之一是使铁隔绝了空气D.镀铜铁制品是一种合金3.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生铁、硬铝、焊锡都属于合金B.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因而大量用于制作电线C.铝表面易生成致密氧化铝薄膜,因而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D.锈蚀后的铁制品没有回收价值4.硬铝的组成金属有铝、镁、铜、锰等。已知:锰丝放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锰丝放入硫酸铝溶液中,表面没有金属析出。下列有关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判断错误的是()A.Mn>CuB.Al>MnC.Mg>AlD.Mn>Mg5.下列关于铁的叙述正确的是()A切过泡菜的菜刀比置于潮湿空气中的菜刀更易生锈B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FeCl3和H2C.能用铁桶盛装农药波尔多液D.用稀硫酸除铁锈,生成FeSO4和H2O6.下列有关铁的说法错误的是()A.地壳中铁元素含量排在第四位B.在铁制品表面镀锌可防锈C.用铁矿石与焦炭在高炉内炼钢D.生铁的含碳量比钢的含碳量高7.把X、Y、Z三种金属片分别加入稀硫酸中,X、Y表面有气泡产生,Z无变化;把X加入Y的硫酸盐溶液中,X表面析出Y。则三种金属活动顺序为()A.Y>X>ZB.X>Y>ZC.Z>Y>XD.X>Z>Y8.被称之为“软电池”的纸质电池,采用薄层纸片作为传导体,电池总反应为:Zn+2MnO2+H2O=ZnO+2MnO(OH),避免了传统电池所带来的污染问题,因而废旧的纸质电池可作为一般的废弃物加以处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电池反应中锌元素化合价升高1B.该电池反应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C.其工作原理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开发利用该电池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9.下列各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的是()A.铜和硝酸钠溶液B.铁和稀盐酸C.锌和氯化钾溶液D.银和稀硫酸10.芜湖铁画是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以钢材为主料,经锻打、焊接、酸洗、上漆等多道工艺制成。下列关于铁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铁画应悬挂在干燥的环境中B.所用材料上的铁锈可用稀盐酸清洗掉C.给打制成型的铁画喷漆既美观又可以防锈蚀D.所用的主要材料──低碳钢,有较好的锻轧性能,它不属于铁的合金11.金属X放入CuSO4溶液中有红色物质析出、放入ZnSO4溶液中无现象。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排列的是()A.Zn、X、CuB.Cu、X、ZnC.Zn、Cu、XD.X、Zn、Cu12.取3枚洁净无锈的铁钉,分别加入3支试管中,如图所示的物质进行实验,试管中铁钉锈蚀速度由快到慢的顺序为()A.①②③B.②①③C.②③①D.③①②13.实验室里,用如右图所示装置还原氧化铁的过程中,可能生成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或铁等固体物质。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时,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B.实验结束时,玻璃管中红色的氧化铁粉末变成黑色,该产物不一定是铁C.反应后,玻璃管中的固体物质的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证明一定有铁生成D.为了减少空气污染,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14.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或者结论错误的是()A.“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B.在钢铁制品表面涂油漆﹣﹣可防止钢铁锈蚀C.水通电分解﹣﹣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D.把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火焰熄灭-----瓶中气体一定是CO215.为验证镁、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选用的一组物质是()A.铜、氯化亚铁溶液、氯化镁溶液B.铁、铜、氯化镁溶液C.镁、氯化铜溶液、硫酸亚铁溶液D.铁、硫酸铜溶液、氯化镁溶液16.铝、铁、铜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金属。(1)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具有良好导热性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2(2)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___________。(3)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可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某炼铁厂现用10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