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是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是儒家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孔圣人”。他兴办私学,广收门徒。据说他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孔子有许多成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值得后人借鉴。他编订了《诗经》《尚书》等几部古书,还根据鲁国历史材料编成《春秋》。《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之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给下列划线字注音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必有我师焉()论语()吾日三省()吾身yuèyùnwǎngdàixǐngyānlún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通“悦”,愉快。生气,发怒翻译: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复习它们,不也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很有道德修养吗?”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翻译:孔子说:“只学并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殆”:有害。“罔”:迷惑。意思是迷茫而无所适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翻译: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必定有一个人可以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们的优点来学习,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改正。”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翻译:孔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来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了呢?”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不亦乐乎】《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时习之】《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一日三省】《学而》:“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言而有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入孝出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之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孔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