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秋季教科室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十八大三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引,以市进修学校2020年秋季工作计划为指导,围绕学校创现代化教育强校的发展目标,遵循学校教科培一体化工作策略,切实履行教科研研究、指导、引领、管理、服务、评价的工作职能,推动我校教科研工作上一个新台阶,为学校内涵提升、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再作努力。二、工作目标1、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教研活动。2、改革校本教研形式和内容,提高教研成效。3、着眼教师专业成长,培养教研骨干。4、抓实课题实施过程,丰富教研成果。三、主要措施一、加强学习,在实践、研究、反思中提高自身素质1、确立重新学习、终身学习,重新认识、重新积累经验的理念,加强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关文件、有关刊物、有关会议精神的学习,学习各科教材及教材分析,观看相关课例录象,观看有关专家讲座,参加市视频教研活动等,把反复学习与培训作为首要任务,将学习与教研工作紧密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及业务水平。2、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指导教学情境之中,通过多方面、多角度、多形式的学习、实践、研究、反思,有效地将学习与教研工作紧密结合,使自己拥有丰富的底蕴,具备较高的研究素养和能力及研究者的风范,成为名副其实的教育教学研究者。二、抓好常规,开展真实、有效、常态的教学研讨活动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老师们的教育教学理念有了较大幅度攀升,课堂教学正向着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向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丰富多彩。本学期,教科室要切实抓好备课、上课、作业设计、学习评价等教学常规工作。各教研组应加强集体备课,针对年段学第1页共3页科特点和学生学习情况,制定切实可行、新颖、富有时代气息的教研主题活动计划并落实到位,使集体备课做到有计划、有准备、有检查、有总结、有效果。加大课堂教学研究的力度,重视各学科教研活动的均衡性,创新课堂教学研究的形式,开展突出学科特色的主题研讨活动。本学期将组织参加市语文、数学、艺术、科学等学科评比活动。三、创造条件,搭建平台,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机会本学期将继续配合上级教育教研部门开展教师的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比赛活动,创新比赛形式,达到以赛促研,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目的。关注教师的发展与成长,为每一位教师的和谐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和提供机会。认真组织教师参加xx市学科课堂教学观摩评优活动;组织教师参加市论文评选、优秀教学案例、随笔评选。为教师优秀作品提供发表交流平台。为此,教科室希望老师们继续对相关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四、规范制度,开展有效、常态的校本教研活动1、加强校本培训,注重研训一体。校本教研是新课程实施的助推器,是校本培训的落脚点,是培养学习型组织的催化剂,是课程资源开发的能资源,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生长点。因此,倡导研究解决教师所面临的教育教学问题,强调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注意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研究对接,开展真实、有效、常态的校本教研活动,在不断深化的基础上,发现典型,借鉴共享,树立标兵,辐射带动,以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教科室本学期除配合学校的工作计划继续抓好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外,还依靠学历进修、专业技术培训、职务培训等继续教育工程,提高教师专业理论水平。以校本教研为主要形式,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为引领,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展校本培训。本学期要求每位教师参加研讨的次数不少于6节课。2、挖掘教师潜能,促进名优成长。力争启动教师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内驱力,创造教师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与条件,加强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学习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选派教师参加由市教师进修学校牵头组织的学科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教材培训、观看教第2页共3页学光盘、听专家讲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示范引领教学研讨、参加xx市小学学科研讨活动、参加学校教科室组织的校本培训等。充分发挥网络作用,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及以培训、讲座、研讨为主要形式的网络视频活动,通过博客等形式,不受时空限制地就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交流、在线研讨、发表评论,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本学期,教科室还将以校本教研为主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