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解答的有效性?张彬福(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王建(北京市牛栏山一中中学特级)张彬福:各位老师大家好!下面我们继续来讨论问题,怎样有效处理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呢王建:我记得张老师您写过一篇文章《教师只说三句话》,这三句话分别是指令性的语言、点拨性的语言和评价性的语言,后两种就属于课堂理答的范围。那怎么能做好课堂理答呢?我从这几个点来考虑。第一、对学情进行充分的调研,了解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什么样的障碍,教师提前要有一个知识、心理等各方面的准备避免到时候出现问题手足无措;同时老师要对文本进行深入的解读;第三、要对学生的学习规律有一定的把握,我们要通过理答引导学生思维的深化、能力的提升、知识的增长,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都很重要。张彬福:面对学生的答案,你怎么去做,这既是专业化的,也是艺术性的。遇到学生思维有障碍,思考不全面,不注意事物之间关系的时候老师及时地点拨。好的教学,在听就是老师要有好的耳朵。上课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从老师的出发点来讲,应该是不仅仅要这个答案,更要从问题当中去分析他是怎么想的。王建:过程重于结果,思维能力的提升远远大于得到一个正确答案。张彬福:特别是他怎么去想,一种思维习惯的养成,我想这是咱们老师特别注意的。我们总说一句话: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也有很多理论和实践上的解释,前者就是老师上课顺着学生的思路走,后者是最终能回到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上来。王建:学生遇到困难我们能帮助他解决,教师才会有价值。张彬福:老师们在怎么能够做好理答这件事情上,一定要克服的就是简单化,我们要追求的就是想一想他为什么这样回答,而且要注意积累我们教过的东西。大家千万别小看如何处理学生回答问题这件事,它是专业化的,也是艺术性的,就在于老师不露痕迹地引导学生的思维,而且久而久之,学生读书回答问题就会形成一种比较好的逻辑思维习惯,教学就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