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一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形成授课人:课型: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水土流失的概念及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2.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3.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和治理措施【学习重难点】重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形成的原因及带来的危害难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自主学习】1.区域可持续发展包括、、、三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其中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多发生在多降水的山地、丘陵、高原,其中以最为典型。2.水土流失指在、、、等外营力和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和遭受的破坏及损失,包括土壤表层侵蚀和水的损失,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形成这种特征主要靠作用。3.黄土高原的范围及地理位置:东到,西至,南到,北至,总面积是世界上主要的黄土分布区。4.黄土高原的整体地势:高低,判断依据:5.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形成的原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6.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水土流失破坏,造成农业减产水土流失加剧发展,威胁工矿交通安全水土流失造成恶化水土流失淤积,造成灾情加剧水土流失影响合理有效的利用7、水土流失的治理:(1)生物措施:主要是,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之一原则:沟壑陡坡防护林沟壑底部防冲林(2)植树种草的同时要加以工程进行辅助:工程措施包括:、、、等。农业技术措施。如沟垄措施,草粮带状间作,轮作等。(3)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治理的重点是。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生产体系。在小流域综合治理过程中,应该注意贯彻措施与措施紧密结合的原则。表现在:工程设施见效快,工程养林草,林草治根本,林草固工程【合作探究】探究1:收集资料读图2-1-2结合P34页内容归纳:黄土高原的形成、黄土高原的地理概况?探究2:结合课本内容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形成的原因?水土流失严重带来的危害?探究3:收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方法及取得相关成果的资料,整理出关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措施?探究4(选择):沿河地处长江支流乌江中下游段,以山地为主,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区,沿河的石漠化现象非常严重,有的山地“一毛不不拔”。结合本节所学习的内容,收集相关资料,了解沿河石漠化形成的原因,及治理措施,沿河走可持续发展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例1:下图为黄土高原地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此处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形成这一问题的自然原因是,人为原因是。(2)A处地形相对平坦,在农业土地利用上,通常用作,其传统的粮食作物是。(3)B处若作为农业用地,为了减少水土流失,应采取,C处应,D处应修建工程。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措施包括、、其中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是。答案:1,水土流失,流水侵蚀,植被破坏2,耕地,小麦、玉米、高粱等3,修建梯田,植树种草,打坝淤地,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生物措施。【有效训练】1.黄土高原深厚的地表覆盖物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其形成原因是A.地表长期风化B.流水沉积C.风力沉积作用D.内力作用2.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流水的侵蚀作用B.风力强盛C.土质疏松D.高原地貌3.下列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B.横跨川、甘、宁、内蒙古、陕、晋、冀7省区大部分或一部分C.高原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海拔多在1000-2000mD.除若干石质山地外,大部分地面被厚层黄土覆盖4.黄土高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流水的侵蚀作用B.水土流失C.流水沉积D.气象灾害5.黄土高原植被遭破坏的人为因素有①营造宫殿、建御花园②修筑梯田、开石动土③开荒弃荒、轮荒作业④开露天矿、建隔护坝⑤保塬护坡、打坝建库⑥开挖原生地面、复垦采空矿区A.①②④B.①③⑤C.①②③D.②④⑥读“我国某区域分布图”完成下题6.该地区地貌景观特征是A.支离破碎,千沟万壑B.地表崎岖,岩石裸露、石漠化C.土壤贫瘠,形成红色荒漠D.植被稀少,广布沙质和砾质荒漠7.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最根本原因是A.黄土质地疏松,降水集中且多暴雨B.地表崎岖,千沟万壑C.不合理开发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