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主任的治班之法九(14)张国芳摘要:教书育人,重在育人。作为班主任更是直接的育人工作者,任务艰巨。要把全班几十个学生精雕细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得法的治班策略会是实现育人的根本。关键词:爱学生教育成功老师难当,班主任难当,毕业班的班主任更难当,这是大多数老师的看法。但我却认为,当老师快乐,当班主任充实,当毕业班的班主任更是幸福。在实际工作中,我是这样做的。第一、要求学生明白几个观念1、班级是大家的从接九(14)班的第一天起,我就给学生摆出了这样的目标:一个中心(学习),两个基本点(纪律和卫生),四个学会(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告诉学生14班的主人是你们自己,我呢?是看客是督察员而已。班上一切事务都由专人负责。为此,我们班先后开展了“今天我当家”“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以及“我为班级建言献策”等班级自治活动,在活动中,同学们各出奇招,互帮互评。既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又使他们有事可做。更增强了其主人翁责任感,也为我减轻了不少负担。创设班级用语。我常鼓励学生说这样几句话:“相信我,我能行!”“此刻打盹,你将失梦;此刻学习,你将圆梦”“今天做最好的自己”“感恩身边的每一个人!”这些立志鼓励用语已经形成班级常用语。2、好成绩不一定是好学生,成绩差同样能做好人熬到了毕业班,尤其是最后一个学期,很多班主任把绝大多数的精力放在几个尖子生的身上。对其余几十个学生但求“平安”,这种心态可以理解,但毕竟那些有问题的学生是主体,他们才是最需要你关爱的人,他们才是班上的“隐患”。理顺了他们,对班级管理有很大的帮助。其实他们中大多数只是在学习能力上不及他人,但在其他方面他们同样可以是佼佼者。所以我从不以成绩论英雄,而是特别注重学生的人品,于是“正品行”也就成了我们班的道德准则。我还设计了两种“喜报”,一种是“班级明星”,奖给在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并给家长打报喜电话;一种是“快跑能手”,奖给在某一方面有进步的学生。每周班会课上,我都组织学生互评、自评,然后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并拍照留念。这一做法,不仅掀起了“比学赶超”的浪潮,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也让家长如沐春风,对自己的孩子满怀期待。我坚信,真诚的赞赏必将换来学生的快乐。3、必须像个学生我常用“高标准,严要求”来规范学生。肃穿戴,讲卫生,准时进教室是每个学生必须要做到的。我严格落实《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特别是课1堂纪律、仪容仪表、早操、升旗仪式、礼仪、卫生值日等方面。我一向注重仪容仪表,不允许学生穿奇装异服来学校。由于有的学生素质低,口不遮拦,满嘴粗话。于是我着手抓学生的养成教育。首先我广泛调查爱讲粗话的学生的家庭背景以及相关情况;其次我广泛向全班同学征求民主意见以及整改措施;然后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下放权利给学生干部自己管理,班干和团员充分发挥监督作用。经过一番整改,我班学生的日常用语文明多了。并让学生签写“遵规守纪做明星中学生”倡议书。第二、任用人才,放手管理开学初期,我结合本班学生过去的表现,以及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他们的详细的成长变化情况,本着用人唯贤,选出得力班干,组成班委。马壮同学原是我班的问题学生,但是他具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这学期我大胆任用他当班长,专管纪律。果然,他一上任,充分发挥他的才能,把班上的那伙调皮捣蛋的学生整得服服贴贴的。一个班的管理是否好,关键还要看班干部的素质。我本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选好班干,安排好职务,下放权力,大胆放手他们去管理班级,效果不错。第三、因材施教,关心后进在考核评价学生是不能一刀切。要承认个体差异,给予多元化的评价,公平评价学生,激励他们进步。我班的后进生比较多,一开始我就制定好后进生的花名册,通过各方面了解他们的详细情况,从他们兴趣的事情或话题入手,与他们交流,渐渐地打开他们的心扉,会诊“顽疾”,对症下药,药到病除。我班的路欢曾经在网吧里玩得昏天黑地,他就是班集体的过街鼠,办公室的常来客。家长无奈得想放任自流,任课教师头疼得想置之不理。可我不能违背“不放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