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新型的师生关系,构建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区三小唐先梅2008年4月倡导新型的师生关系,走向自主创新性学习之路。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必须构建一种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为特征,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为目标的师生和谐、积极探索、平等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转化自身角色,以一个朋友的身份走进学生的课堂,引导学生走向自主创新性学习之路。一、师生互动,创设民主课堂氛围儿童喜欢游戏是天然的本能,尤其低年级儿童学习动机的形成是以需要和兴趣为首要条件的。在语文教学中,我经常利用课本剧让学生在表演中体验角色,收获成功的喜悦。如上《自己去吧》一课时,当学生读通课文后我便让两个学生来表演课本剧。当乐曲响起,戴上头饰的“小鸭”和“妈妈”马上进入了角色:小鸭用商量的口吻问:“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妈妈鼓励小鸭自己去游时,小鸭变得垂头丧气了,“怎么办?”小鸭子自言自语的来到了小河边,他伸下一只脚试探了一下,马上又缩了回来。看着他犹豫不决的样子,我引导小朋友一起鼓励小鸭子:“你一定能行!下去吧!”小鸭听了小心翼翼地下水了……小鸭终于学会游泳了。他跳着把喜讯告诉了妈妈:“妈妈,我学会游泳了!”妈妈摸着小鸭子的头不住的点头称赞……看了课本剧后,我让学生围绕“你喜欢小鸭吗?为什么?”展开自由辩论,从而进一步理解课文。第二组“小鸭”和“妈妈”上场了:当小鸭遭到妈拒绝时,这只可爱的鸭子头一抬,眼珠子一转,“自己就自己去呗!”小鸭“扑通”一声下水了,“河里的感觉还真不错哦!”……当我让小朋友把掌声送给他时,小朋友自然的从几组表演中懂得了从小要树立自主的思想。接着我又请了几组小朋友上台表演,良好的鼓舞,友善的提示,民主的评说,喜悦的参与,时刻催生着热情,萌发着灵性的火花。还记得一名小朋友表演前,她建议让鸭妈妈下台,自己一个人表演。当我问他为什么时,他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自己去游就可以了。”……我表扬了他后因式利导的问他:“平时,你在家也经常自己一个人做事吗?最近你学会了什么,是自己学会的吗?”……听着她滔滔不绝的演讲,看着他一个人唱着独角戏,我的心里充满了欣喜。《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语文实践中,我们既要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地位,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设计活动和组织活动,自己去评价活动效果。而课本剧则通过富有想象力和生动有趣的表演,使学生进入意境,想他所想,去体验角色的感觉,通过参与者扮演活动的过程,学生从所承担的角色角度和立场去理解和表达,真是妙不可言。二、走下讲台,创设新型师生关系。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课堂上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到课堂气氛。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这就决定了新型的课堂师生关系: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当把端着的架子放下,把独占的讲台让出,改掉单纯灌输的落后方法。如在教学“阳光是大家的,谁也捉不住阳光。”这一段落时,我感慨万千地说:“是啊,阳光是公正无私的,它给予每一个人都一样多,谁也无法捉住它占为己有。”没想到,我的话音刚落,就有人低咕了一句:“我可以捉住阳光。”刹那间,我的头脑一片空白,不知该怎么办。不让她说吧,大家分明都听到了;让她说吧,耽误了时间完不成任务不说,偏离了中心拉不回来怎么办?听课的老师、全班学生都瞪着我,看我如何收场。短时间的冷场后,“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情感体验”这一新课程理念跳出脑海,我有了主意。我轻轻地问:“刚才谁说可以捉住阳光?”一个名叫嫣然的小女孩站起来说:“老师,我可以捉住阳光。”“嫣然小朋友真棒,有自己的看法,你来说说你怎样捉住阳光,好吗?”受了表扬的嫣然激动得小脸通红,大声说:“我家有一个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它,我可以捉住阳光。”教室里爆发出一阵掌声。这一下,其他小朋友的思路也被打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