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从课文的具体描写中体会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3、学会搜集资料,通过课外资料的补充,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延伸,使课文内容得到进一步拓展。4、要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好习惯,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教学重难点从学生有限的生活积淀和自身的阅读体验出发,引导学生紧扣文中描写法布尔迷恋昆虫的重点语句,在读中一步步走进人物内心,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里,有许许多多奇特的昆虫,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几位昆虫朋友大家请看大屏幕(出示蜜蜂、蝴蝶、纺织娘图片)你们认识它吗?这是一只纺织娘,纺织娘白天常常静伏在瓜藤枝叶或灌丛下部,黄昏和夜晚爬行至上部枝叶活动。纺织娘鸣声很有特色,好像织女在试纺车,它最喜欢吃丝瓜、南瓜的花瓣,广泛分布与我国华南华东地区。正是这样一只纺织娘,带领着法布尔走进了奇妙的昆虫世界。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装满昆虫的口袋》,请同学们齐读课题。二、自读课文,品读感悟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完告诉大家你觉得法布尔是个什么样的人?生:昆虫学家师:他小时候是个什么样的人?生:法布尔从小就对大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师:请同学们齐读第一自然段。师:请同学们先看看第2-3自然段,想想这写的是谁?在干什么?结果呢?生:法布尔寻找纺织娘忘记了回家。师:为什么说这件事能体现出法布尔对大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生:“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妈妈,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我从这句话读懂了昆虫不好找,法布尔找昆虫找了很久。生:我从“三天前”、“终于”可以看出法布尔三天前听到的声音,现在仍在寻找,可见他很有探究精神,不查个水落石出,决不放弃。师:(指引学生看课本插图)看,法布尔就是这么专注地寻找了三天。师:能用你们知道的词语来形容法布尔的这种精神吗?生:坚持不懈……生:我认为法布尔觉得纺织娘的叫声很“动听”,称它是“歌唱家”,作者在这里用了拟人写法,也可以看出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生:我从法布尔的话中体会到他找到纺织娘时心中的喜悦、激动的心情。师:你能用自己的金嗓子把法布尔此时激动、喜悦的心情表达出来吗?(学生朗读法布尔的话。)师:读得太棒了,你是带着怎样的心情来读的?生:我是带着高兴的心情来读的。师:我们也学着他的样子,带着高兴的心情读一读这句话。师:喜欢这一部分的同学一齐读读第3自然段。师:这些小组的同学学得真好,其他小组的同学可别落下了。加油啊!四、合作探究、品读感悟法布尔就是这样一个对大自然有着浓厚兴趣、无限好奇心的孩子,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4—6自然段,合作学习完成:课件出示:(1)这部分写的是一件什么事?(2)文中有些词语表达了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请找出来认真读一读,体会他们的意思。(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后汇报,师随机指导。)师:谁愿意来汇报第一题的讨论结果?生:法布尔迷恋甲虫受到爸爸的训斥。师:文中哪些词语表达了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生:“每到早晨,法布尔把鸭子赶进池塘后,就一动不动地趴在岸边,静静地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我从“每到早晨”看出法布尔天天坚持观察生物,每天都是这样做的。生:我还从“一动不动”、“趴”、“静静地”看出法布尔观察得很仔细、以致于入迷了,也看出他很善于观察。师:瞧,法布尔观察得多仔细呀。谁能把这句话读一读?(指导朗读这句话。)生:他小心翼翼地把甲虫拾起来,放进一个蜗牛壳里,打算回家好好欣赏这珍珠一般的‘宝贝’。我从“小心翼翼”一词可以看出法布尔在抓虫子时十分小心,怕弄伤了虫子。(教师课件出示句子对比:他小心翼翼地把甲虫拾起来,放进蜗牛壳里。他小心地把甲虫拾起来,放进蜗牛壳里。)师:如果老师把“小心翼翼”换成“小心”好吗?生:不好,“小心翼翼”是指行动很谨慎,丝毫不敢松懈,比“小心”程度更深。师:为什么法布尔要如此小心翼翼地把虫子拾起来?生:因为它喜爱昆虫,怕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