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VIP免费

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1页
1/2
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2页
2/2
5—4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读课文使学生体会“我们”快乐的心情。2.使学生受到只有“善于发现,创造快乐,才会永远快乐!”的教育。3.通过学习使学生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教育。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文中所描绘的画面。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乡村孩子自由、愉快、富有情趣的生活。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乡村孩子自由、愉快、富有情趣的生活。教学关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对重点语句的感悟教学准备:幻灯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5板块“童年”的第4篇课文,跟随作家詹政伟去感受他在江南农村的童年生活。请大家齐读课题。生读课题师:注意到了吗?题目中间有个——逗号,读出停顿,读出节奏才有韵味,“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荚”,读。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1.识字与写字“削”是要求会写的字,它在本课的读音是“xu”,“趾”是翘舌音,要做到读准确写正确。“溢”字易写错,也要引起注意。2.朗读指导对于本文来说,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教学的重要手段。本文的语言生动活泼,形象具体,如在读孩子们赤足走在泥土里,赶着鸭子、羊儿,吹着竹笛放牧,就地取材进行野炊,“让五月的阳光在我们圆滚滚的肚子上画上漂亮的图案”等内容时,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表现出乡间孩子们自由、活泼、愉快的心情。三.再读课文,理解文字含义1、默读批注2、学生自由交流3、全班交流,汇报各小组的感受四.课堂小结说一说你本节课的收获。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