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读课文使学生体会“我们”快乐的心情。2.使学生受到只有“善于发现,创造快乐,才会永远快乐!”的教育。3.通过学习使学生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教育。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文中所描绘的画面。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乡村孩子自由、愉快、富有情趣的生活。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乡村孩子自由、愉快、富有情趣的生活。教学关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对重点语句的感悟教学准备:幻灯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5板块“童年”的第4篇课文,跟随作家詹政伟去感受他在江南农村的童年生活。请大家齐读课题。生读课题师:注意到了吗?题目中间有个——逗号,读出停顿,读出节奏才有韵味,“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荚”,读。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1.识字与写字“削”是要求会写的字,它在本课的读音是“xu”,“趾”是翘舌音,要做到读准确写正确。“溢”字易写错,也要引起注意。2.朗读指导对于本文来说,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教学的重要手段。本文的语言生动活泼,形象具体,如在读孩子们赤足走在泥土里,赶着鸭子、羊儿,吹着竹笛放牧,就地取材进行野炊,“让五月的阳光在我们圆滚滚的肚子上画上漂亮的图案”等内容时,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表现出乡间孩子们自由、活泼、愉快的心情。三.再读课文,理解文字含义1、默读批注2、学生自由交流3、全班交流,汇报各小组的感受四.课堂小结说一说你本节课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