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垂钓》教学设计长沙陆玉琳教学目的: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理解诗词句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情趣。3.书写古诗,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重点:理解诗意,感悟小儿的天真专注。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检查预习1.孩子们,分别将近一年,老师很挂念。今天是个好日子,让我有机会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高兴吗?2.师生板写课题:小儿垂钓3.检查预习:①作者②组词“钓”“钩”③钓鱼一招④认读“纶”“霉”⑤读准“稚”“侧”二、朗读古诗,整体感知1.指名读,读准字音,读顺诗句。2.师生评价。3.指导朗读。4.联系诗句说说这首诗的主要内容。三、品读诗句,渐入诗境▲我会学选择一句诗,交流句中词句的意思。1.出示:“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交流学习的收获。①“蓬头”,头发乱蓬蓬。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②侧坐,侧着身子坐。结合看图理解“莓苔”和“草映身”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③轻轻地读诗句,脑海中有什么样的画面?(生自渎)交流有意思的画面。④交流:你读出了这是什么样的小孩?⑤再读诗句。2.出示:“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交流:①借问,向别人打听。诗中指问路。“遥”,远远地。“不应人”,不答应别人。给多音字“应”组词。②两句的意思:过路的行人要向他打听道路,小孩远远地招招手,让过路人靠近一些,因为怕吓跑鱼儿,他不敢马上回答。③朗读诗句。▲我会想假如你就是那个小孩正在专心致志地钓鱼,一个过路人匆匆走来大声问路,你心里会怎么想?怎么做?交流想法。师、生评价。此时,你从他们的表演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儿?四、蕴情吟诵,书写延伸1.指导背诵全诗。2.书写诗句。3.展示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