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书三维教学重点、难点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重点】(1)会观察地球仪。(2)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难点】(1)会观察地球仪、使用地球仪。(2)东西半球划分。(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第二节地球的运动【重点】(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定义、方向、周期和地理意义。(2)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3)五带的划分及特征。【难点】(1)由于地球的自转所产生的地方时差。(2)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3)四季的形成。第三节地图【重点】1.比例尺的计算公式2.等高线地形图的地形判读3.根据不同实际情况需要选择不同地图【难点】1.比例尺大小的判断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重点】1.地球表面海陆面积比例。2.识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大洋、海和海峡。3.七大洲的名称、面积排序。4.四大洋名称、面积排序。【难点】识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大洋、海和海峡。1第二节海陆变迁【重点】1.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难点】1.海陆变迁的原因。2.板块相对运动形成的地表形态。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重点】1学会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学会对生活中有用的地理。2通过活动,了解天气变化与生产生活的关系,增加生活常识技能。【难点】1分析天气特征。2理解天气要素,如风向风力符号的表示等。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重点】气温变化曲线图和世界气温分布图的阅读。【难点】等温线图的特点。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重点】1.降水有多种形式,但重点认识降雨。2.降水柱状图的阅读和绘制。3.世界降水量分布图的阅读。【难点】1.通过读图、绘图、阅读,使学生形成地理的空间概念认识世界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第四节世界的气候【重点】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地区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难点】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第四章第一节人口与人种【重点】(1)人口增长和分布特点。(2)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3)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及分布地区。【难点】(1)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的概念。(2)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3)人口问题及对策。(4)三大人种的地区分布。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重点】1.世界主要语言和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难点】1.形成世界主要语言和宗教分布的空间观念。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重点】1.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2.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3.聚落的保护与发展。【难点】1.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第五章【重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地理分布和发展水平差异。【难点】南北对话、南南合作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书三维教学目标第一章第一节地球与地球仪【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画出地球的形状、知道地球的大小。2.能在经纬仪上正确区分经线、纬线、本初子午线和赤道。【过程与方法】1.运用经纬仪指出经线、纬线、本初子午线和赤道,并能区分东西半球。2.通过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点位置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让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艰难历程,增强学生对地球仪的应用能力,并了解地球是球状对全球海运、航空事业发展的影响。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知识与技能】1.总结归纳地球自转、公转的含义、方向和周期,理解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现象;2利用图或亲身体验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时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说明四季的变化;3.应用书本图1.20说明五带的界限,并举例说明各自特点。【过程与方法】1.体验通过用地球仪和光源,演示地球的自转;2.尝试通过画图,展示地球公转的时间和空间规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初步了解地球是不断运动的,尝试解释地球运动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各种影响,从而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第三节地图【知识与技能】1.应用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判别地形和地势特征。2.应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算某个地点的高程。3.能够绘制简单的地形剖面图。4.在地形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这五种地形。【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