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活动单导学”模式中学生良好倾听习惯的培养如皋市磨头镇大高小学朱义良联系电话:13773820279倾听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和习惯,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倾听习惯,就能积极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在“活动单导学”课堂上,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在小组合作讨论解决问题时,在小组代表发表小组学习成果时,有的小组成员同时抢着发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不听谁的;有的小组只有正、副组长在滔滔不绝,其他人心不在焉地坐着;有的小组乘机说的是闲话、干的是别的事,不发言的学生往往置之身外,不注意倾听他人的发言。学生想表达、想表现,却不会倾听、不愿倾听。要打造高效课堂,就必须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笔者在“活动单导学”模式数学课堂上努力做出了这样一些尝试。一、榜样示范,学习倾听“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觉得要让学生学会倾听,首先我们老师自己应该先带头倾听。“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们心悦诚服。小学生喜欢模仿别人,尤其是自己的老师,老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带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活动单导学”数学课堂上,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时,我总是积极地参与于各学习小组,做一个耐心、专心、悉心的倾听者。当小组汇报学习所得时,我带头专心听,无论学生代表汇报是对是错,是流畅还是吞吞吐吐,我都从头到尾听认真完整。细心倾听让我完整、准确地懂得小组的汇报内容,真正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准确对学生的汇报作出评判并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同时也是对学生人格的一种尊重,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更重要的是营造了良好的倾听氛围,给学生树立了懂得倾听的榜样。只有倾听学生,才能使学生学会倾听。每节课后,我总会扪心自问:这堂课,我认真倾听了学生的发言了吗?二、方法引路,正确倾听到底怎样才算认真倾听呢?学生对此比较模糊,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给予细化了的常规要求。(一)训练学生学会倾听要做到“三心”一要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清老师或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专心致志;小组内交流时,眼睛要看着书本或看着发言人,右手拿笔,集中注意力听,抓住别人发言的要点及时笔记;倾听过程中,可适当以点头、微笑等作为应答,表示自己在注意倾听,以激起对方继续讲话的兴趣。要求学生专心倾听,一要倾听他人说些什么,二要边听边归纳他人发言的要点,三要评判他人观点的正误,四要能作出相应第1页共3页的评价。这样,边听边思考,排除杂念,集中精力倾听他人的发言,达到专注,从而提高自己的倾听能力,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二要耐心。歌德说过:“认真对待别人的述说,这是一种教养。”可见,耐心倾听,反映了一个人的修养和素质。应当告诉学生,对于别人的发言,不随便插嘴,要安静地听他把话说完,再发表自己的见解。特别是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一定要等他把话说完了再用适当的方式指出。不要随意打断别人的话语,更不能武断地禁止别人发言。三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待同学发言结束,举右手表示有不同的看法,需要发言,可以用“我以为……”,“我还要补充……”等方式参与交流;当听到同学的见解与自己的观点一致时,以微笑、点头等表示认可或赞许。陈述自己观点尽可能简洁、准确,不要轻意全面否定别人的观点。引导学生学会先听后说,养成尊重别人,文明礼貌的表达习惯。这样既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又有利于教师、小组长了解每个同学听课的质量,及时得到反馈的信息。(二)训练学生倾听后复述的习惯有意要求某些学生复述他人刚刚的发言,久而久之,学生不得不认真倾听了,良好的倾听习惯会逐步养成。(三)训练学生倾听后评价的习惯在“活动单导学”数学课堂上,我总是留有评价他人发言的时空。要想公正评价他人的发言必须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我经常提出这样的要求:“他发表的意见,你还有什么补充吗?”“你觉得他发表的意见怎么样?什么地方值得你学习?”“他发表的意见,你认为怎样?”……三、大力表扬,鼓励倾听正确的激励,大力表扬是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