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悄悄的革命》读书笔记佐藤学:1951年出生。日本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教育学研究科教授,教育学博士,是“付诸行动的研究者”,尝试从内部对各类学习班和学校进行改革。1.这场“静悄悄的革命是从一个个教室里萌生出来的,是植根于下层的民主主义的、以学校和社区为基地而进行的革命,是支持每个学生的多元化个性的革命,是促进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革命”。“这场革命要求根本性的结构性的变化。仅此而言,它就决非是一场一蹴而就的革命。因为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成果。”2.20年来,他“每周去各地的学校访问,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养护学校等,看过数不清的教室,在各个教室里观摩”他发现:“没有哪一个教室和其他教室飘溢着完全相同的气息,或有着完全相同的问题。”3.“丢开一切抽象的语言”,“与教室里的学生和教师同呼吸”。“在想观察什么之前,先把自己作为教室中与大家共同生活的一员。如果我没能与教室中的一个个学生和教师共鸣的话,那么,真实而生动的观察是不可能的。”4.教育这一事业的人性魅力何在?怎样把学校变成“学习的共同体”?5.“在教室里,与对物对人的冷漠作斗争的实践,应成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的中心课题。让教室里的学习成为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尊重,每个学生都能放心地打开自己的心扉,每个学生的差异都得到关注的学习。”6.“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着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的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7.“是创造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的话,既不是追求‘自学自习’,也不是让教室解体为零零散散的个体。”8.学校应成为“学习共同体”,在教室中要实现“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在传统的“阶梯型”课程之外创造“登山型”课程。9.从一年做一次法国大菜的教师,变成每日三餐过问柴米没盐并能做出美味菜肴的教师。把那种期待学生会发生戏剧性变化的教学转变为不间断的可持续培育学生的教学。10.以学校为基础的课程建设就是所有教师都进行公开教学、相互交流、相互评价学习经验的创造性的、合作的活动过过程。11.在教室里并不存在“大家”,存在的只是有自己名字和容貌的一个一个的学生。即使在以教室中的全体学生为对象讲话时,也必须从心底里意识到,存在的是与每个学生个体的关系。教师和学生在同一视线上相互交换目光的关系是教育的基本。12.进一步看清那些应该做的、可能做的和必须做的事情,积极地投入到这一“静悄悄的革命”中去。13.“静悄悄的革命”即是通过和事物对话、和他人对话、和自身对话的活动过程,创造一种活动性的、合作性的、反思性的学习。这种学习是创造以相互倾听为基础的教室里的交流,那些力图实现创造性的、合作性学习的教师间的相互演习,也是让家长参与学校改革,使相互合作得以具体化的联系载体。14.以综合学习为中心的“静悄悄的革命”正在试图摆脱这种支配了日本学校一个世纪以上的划一性与效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