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松鼠找花生果》的教学反思《小松鼠找花生果》是一篇知识寓言,既具有故事性,又具有知识性。因此,教学时既要让学生感受到故事的趣味性,又要掌握花生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知识。本次教学第一课时,我的教学重点是通读全文,通过重点词句体会故事的趣味和感情,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并随文掌握“油”和“语”两个生字。非常感谢区语文教研员周老师课后对我的点评和指导,解了我很多的困惑之处。第一,教师的一切设计和引导要指向学生,整堂课要牢牢地把学生抓住。初示课文时,我是播放了一段课文朗读的视频,以为画面上有字幕,跟学生边听边看书是一样的,还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但是忽略了一个问题:当有画面又有字幕时,学生的注意力一定会被画面吸引的,真正看字听音的同学就很少了。相比之下,教师配乐朗读,又生动,又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同时也能保证学生真正在看书。指向学生,为学生着想,走近学生,课堂也就好控制了。第二,教师的声音要控制在一个度内。因为担心感冒声音会低,也想跟孩子的声调融在一起,调动起孩子的情绪。所以就故意提高了声调,但是忽略了,这样做,难免表演感太强,可能反而拉开了与学生的距离。第三,一篇课文是一个整体,故事是连续的,一个段落处理不好,可能整篇课文就被打散了。课文的第三小节是一个重点段落,包含着小松鼠的心情从高兴到急切再到失望的起伏变化。我在处理时没有引导学生读到位,导致后面的奇怪的语气出不来,课文也就被割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