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思品期中考试卷(题)2014.4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答案填在相应的的答题框内。每个小题2分,共4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1、“个人不是孤立存在的,任何人都存在于一定的社会中,因此,人的发展,人的素质的提高,需要社会为之提供必需的物质和文化条件。”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看,这表明()A、个人与社会相区别不能等同B、社会离不开个人,个人是组成社会的细胞C,个人的存在和发展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D、个人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社会2、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有真、善、美的行为,也有假、恶、丑的行为。下列行为属于真、善、美的行为的是()A、弄虚作假B、贪污腐败C、美化环境D、损人利己3、近年来,我国拐卖妇女儿童的犯罪活动时有发生,全国各地的公安机关组织了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的专项斗争,解救了一大批被拐卖的妇女儿童,抓获了一批拐卖妇女儿童的犯罪分子,有力地保护了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2003年8月,某省公安厅开展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的专项斗争,破获了66起拐卖案件,抓获了65名犯罪分子,解救了92名被拐卖的妇女儿童。据此回答5---6题。上述案例中,法律()①保护了人们的人身自由②保护了人们的人身安全③维护了人们的人格尊严④维护了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4、破获拐卖案件,抓获犯罪分子,有利于()①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②社会稳定③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④保证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5、法律具有强制性,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环保部门倡导不要随意丢弃废旧电池B、我国农村全面推进税费改革C、黑社会头目柳永以故意杀人罪被最高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死刑D、经中央中共、国务院批准,每年12月4日为法制宣传日6、在2005年12月4日第五个全国法制宣传日当天,某校举办了灯谜大联猜活动。其中一个谜面是:排行我老大,国法之根本,子法由我生,效力我最高(打一法律名称)。这个谜语的谜底是()A、环境保护法B、刑法C、教育法D、宪法7、下列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是()A、正在内地中学读书的西藏藏族学生B、生活在美国的美籍华人C、在我国监狱中服刑的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D、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某校附近有一家小店,店主经常向未成年学生出售散装卷烟,并容留他们在店内吸烟,有些学生因而经常光顾这家小店。据此回答8---10题。8、该店主的行为违反了()A、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合同法B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人犯罪法C、产品质量法和义务教育法D、预防未成人犯罪法和环境保护法9、该店老板的行为没有履行对未成年人的义务。A、学校保护B、家庭保护C、社会保护D、司法保护10、上述材料中的未成年学生()A、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B、善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C、缺乏自我保护意识D、敢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11、“只要不违法犯罪,就可以不与法律打交道”这一观点()A.是正确的,因为法律是打击违法犯罪的有力武器B.是正确的,因为法律是国家的事,与我们无关C.是错误的,因为法律约束个人的行为D.是错误的,因为每个公民既受法律的约束,也受法律的保护12、网络时代的到来已是不可避免,但网络中存在反动腐败、低级庸俗、色情暴力、虚假欺诈等有害信息,对此,青少年应该()①提高自我防范意识②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③不要上网交流④不利用网络危害公共安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13、关于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集体②集体的发展依赖于个人的努力③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根本上是一致的,因此没有必要谈个人利益。④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要自觉维护集体利益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14、2004年2月,大学生马加爵因琐事与同学发生争执。事后,他残忍地杀害了四位同学。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其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马加爵的惨痛教训告诉我们()①青少年的行为需要法律的约束②青少年成长的环境需要法律的优化。③青少年必须埋头读书,不要与任何人发生争执。④青少年必须增强道德观念、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