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路前行一路歌——松山六小杨春华松山六小依托语文主题学习,秉承学校“写工整字,诵经典文,做文雅人”的办学理念,在区教育局、教研室领导的支持引领下,自2013年9月份,在“提前识字、海量阅读、写工整字”等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在语文主题学习的道路上洒满探索、思考的点点滴滴,奏响了语文主题学习“识写读”三部曲。下面就把我校两年来的一些做法和大家进行交流,望批评指正。一、大量识字,为学生提前阅读启航(一)未雨绸缪的前期准备2013年的暑假,学校给一年级语文教师布置了一项学习任务:观看韩兴娥老师的博客,阅读她的文章,重点研读《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开学一周后,通过“给家长的一封信”与家长沟通,要求家长自主购买了韩兴娥主编的四本儿歌书,家校达成共识。(二)灵活多样的识字方法1.拼音教学中识字在学习拼音时,老师们结合拼音儿歌既习得拼音又学会生字,效果非常好。在三个星期的拼音学习结束后,孩子们轻松学会生字将近100个。2.韵语儿歌识字学习完拼音后,进行集中识字。集中识字的教学材料是《谚语儿歌》《歇后语儿歌》《成语儿歌》《俗语儿歌》,识字教学的基本模式是:教师先指导学生读熟韵文,再利用生字卡片认读生字,然后出示一些与本课儿歌有关联的词、句、段,让学生认读。目的是换一个语言环境,反复重现,巩固识字效果。3.阅读中识字2两个月下来,孩子有了一点识字基础,于是老师们为孩子们选择了一本本绘本读物和拼音读物,把那些有趣的、孩子们喜欢的读物介绍给孩子,利用休息时间给他们读故事,或鼓励孩子自主阅读,4.生活中识字开家长会时,鼓励家长帮助孩子在生活中识字,上学路上认认路牌、店名;进校园后认认标语、科室的牌匾;到商店购物时认认商标、包装盒上的字;外出游玩时认认名胜介绍、亭子石刻上的字;家庭休闲认认电视、报刊杂志上的字等。这样,不经意中扩大了识字量。5.制作“识字剪报”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们发现刚从幼儿园升到小学的学生特别喜欢剪剪贴贴。于是,就引导他们制作了“识字剪报”。将报纸、商标、包装袋上的字剪下来,贴到画纸上,并将有创意、贴得好的剪报在“展示台”上展出。可以说,每一张剪报都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6.在活动中识字开展“识字大王”的评比活动。在每次的识字交流、检查后,将结果打印在红纸上,发给学生,带到家里给家长看。让他们在互相比较中你追我赶,得以提高。(三)富有挑战的星级评价1.以每天的检查为突破口方法主要有家长检查、小组长检查、教师抽查2.制定了识字星级达标比赛规则为了调动孩子识字的兴趣,老师们制定了识字星级达标比赛规则,识字星级一共有10级加特级,每一级共有五星组成。每过一星孩子得到一枚印章,过了一级得到一张过级喜报及奖品,过五级得到一张奖状,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识字的愿望增强,识字量突飞猛进,自主识字的兴趣越来越浓。(四)卓有成效的识字成果将近两年来的实验证明,当初引进课内提前识字的选择是正确的,我们的实验也是成功的。实验表明,提前识字对学生的语文能力与素养的培养产生了良好的效果。首先是学生的识字量大大增加了,孩子3们已经快步踏上了阅读的快车道,一年级每个学生阅读量每学期近20万字,是“课标”规定的10倍。我校二年级组是海量识字的先行者,二年级孩子的阅读水平、对文章的感悟能力明显高于没有进行实验的孩子,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明显提高。我校的海量识字得到了松山区教研员的高度评价,并且以我校为基地,举行两次“松山区语文教学研讨会”,把我校取得的实验成果向全区学校推广。“提前识字”必将为孩子们以后的学习、成长奠定扎实的语文基础。二、海量阅读,让阅读点亮师生生活一年级的提前识字,为阅读扫清了文字的障碍。二年级努力尝试着让学生进行海量阅读,为学生的书香人生奠定良好的基础。那么,如何让学生走上海量阅读之路的?----学校师生阅读现状1.目标意识不够。课标要求小学生阅读不少于145万字,并分配到每个学段,但这只是一个保底数字。2.阅读品位不高。阅读质量是对阅读数量的一个强有力的保证。数量单方面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关键是读书的深度和读书的内容。3.师生阅读失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