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课堂教学思考—我们的课堂缺少什么?(转VIP免费

课堂教学思考—我们的课堂缺少什么?(转_第1页
1/2
课堂教学思考—我们的课堂缺少什么?(转_第2页
2/2
课堂教学思考—我们的课堂缺少什么?2015-07-24魏小芳人教教材培训人教教材培训美国苹果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乔布斯去世,引发全社会热议:中国为什么没有出现“乔布斯”?对这一问题的讨论最终回到——我们的教育,我们的课堂,到底缺什么?课程改革已进行了十多年,我们的课堂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从目标维度的定位到师生角色的转变,从教学理念的确立,到教育智慧的实践,课堂上的一切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教师也正在逐步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种由课改导致课堂上的变化,只是量上的渐变,与最终我们所期望的质变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的课堂生态还不容乐观,我们对“育人”的理解还十分狭窄。我们的课堂缺什么?我以为,重要的是缺“人”——缺思考的人、缺生活的人、缺互动的人、缺平等的人。我们的课堂缺思考的人。苏霍姆林斯基有言,“接触孩子的心灵世界是小心翼翼的艺术,就如同接触含苞待放的玫瑰花瓣上的晶莹露珠一样,需要世界上最精致的工匠”。十年来,我从高中到机关再到小学,观摩过无数节公开课、展示课、优质课,总感觉在这些课堂上,无论什么科目,教师都是使出浑身解数,又是实践操作、小组讨论,又是合作学习、游戏竞赛,花样繁多,层出不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被调动得淋漓尽致。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也逐渐落入这样的状态,课堂变得热热闹闹,可这热闹的背后却总感觉缺少了什么。缺少了什么?缺少的就是教师和学生静静的思考。静能生慧,静静的思考更是一种激烈的思维过程。热闹的课堂并不一定是真正的活跃,静静的课堂中也有活跃的思维。如果我们的教师能静静思考课堂,课堂上给学生静静思考的时间,我们的教师必将成为“最精致的工匠”,学生的思维之花必将绽放在课堂上。我们的课堂缺生活的人。作为家长,也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更深切地体会到了孩子在学校、在家庭的两面性。我们经常看到一个在课堂安静听话的孩子,课外却打架晚归,这也是我们所谓的“闷着玩”的一类学生。为什么老师眼中的“乖”学生在社会和家庭中却成了一名问题学生?这值得我们深思。中国历来讲究师道尊严,特别在最能表现教师尊严的课堂上,教师一直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学生则处在无形压力的包围之中。我们在评价学生时,好像只有那些对教师恭敬顺从的学生更能赢得教师的喜欢,评先表模总是在这些学生中产生。课堂文化和班级管理上的这种专断带来的必然是学生对教师的迎合。孩子是很敏感的,很多孩子在这种评价机制的导向下,学会了掩饰自己的本质,迎合老师的喜好,一位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在公开场合讲话时说出些高大上、口号性、成人化的语言,赢得一片掌声,这是孩子的悲哀,更是我们教育的悲哀。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到底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教育首先要引导孩子走独立的道路,这是我们教育关键性的问题”。我们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生活的人,一个独立的人,而不是教会他们掩饰、迎合,甚至是做他们掩饰迎合的催化剂。我很赞同童话大王郑渊洁的观点,我们想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首先要让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我相信,课堂上有了生活的教师也就必将会有生活的学生。我们的课堂缺互动的人。我常常在课堂上听到或看到这样的场景:老师问“听懂了没有?还有什么问题?”学生齐答“听懂了”。教师有时也提供一些问题给学生回答,让学生有发言的机会,但在文字表达和解答上的专断并没有改变,教师对于那些不符合“标准答案”但经过学生自己思考的有创造性、有个性的回答,不是有意无意地忽视,就是排斥、否定。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常常沦为一个背诵“标准答案”的过程,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则被扼杀在萌芽状态,造成学生不提问题甚至懒于思考问题。没有发散思维,缺少批判性思维,是导致学生缺乏创造性的根本原因。任何课堂教学应该是动用一切可能的资源、手段、策略将学生的旧认知平衡打破,通过他们的探究之后再达到新的平衡。教学本就是这样一个打破平衡达到新的平衡、循环往复的动态过程。这个动态过程的形成,需要教师和学生高质量的互动。我们的课堂缺平等的人。巴西著名教育家...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课堂教学思考—我们的课堂缺少什么?(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