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配不当。编辑:江艳芳审核:袁训刚学习目标:1、了解句子的构成成分。2、掌握判断和修改搭配不当类病句的基本方法。教学过程:一、语法知识: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主干);定语、状语、补语(枝叶)如:高二(6)班的同学都做完了语文作业。主干成分搭配不当的有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主宾搭配不当。枝叶成分搭配不当的有定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状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补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另外还有呼应成分搭配不当,即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以及并列词语之间不能完全对应。二、分类指导:(一)、主谓搭配不当。1、一主一谓搭配不当。例如:(1)有的文章主旨比较隐晦,不是用明白晓畅的文字直接揭示出来,而是借用某种修辞手段或表现手法,含蓄地描写出来。“主旨”不能与“描写”搭配,应把“描写”改为“表达”。(2)我国的棉花生产,过去不能自给,很大一部分只能靠进口来解决。“棉花生产”与“自给”不能搭配,应改为“棉花过去不能自给”。2、一主多谓搭配不当。例如:⑴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他的情绪很低落,很痛苦,很沮丧。“情绪”可以“低落”,但不能“痛苦”,也不能“沮丧”。3、多主一谓搭配不当。例如:⑴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和伟大的形象,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形象”可以“浮现”,但“品质”不能“浮现”。⑵春天到了,动植物发芽了。“动物”不能“发芽”。⑶墨似的乌云和倾盆大雨顿时倾泻下来。“乌云”不能“倾泻”。4、多主多谓搭配不当。例如:⑴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消防车”不能“放弃休假”,也不能“坚守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二)、动宾搭配不当。1、一动一宾搭配不当。例如:⑴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同志们为了保重他的健康,在1961年春节期间,托人带了一点故乡的土特产给他。“保重”不能带宾语。⑵他做事认真,待人诚恳,在生活和工作中,确实用自己的行动塑造了巨大的人格力量,感动和引导着周围的人们。“塑造”与“人格力量”搭配不当,应改为:“确实用自己的行动塑造了具有巨大的人格力量的人物形象。”2、一动多宾搭配不当。⑴他马上召集常委会进行研究,统一安排了现场会的内容、时间和出席人员,以及会议中应注意的问题。不能“安排”“注意的问题”。⑵听了动员报告,同学们都订出了本期学习的计划和决心。“订出了”“决心”搭配不当。3、多动一宾搭配不当。⑴同学们用心地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老山英雄的报告。“报告”不能“注视”。⑵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事件”不能“批评教育”。4、多动多宾搭配不当。⑴我们工厂在树新风的活动中,逐步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一系列工作。“建立和健全”与“工作”不搭配。⑵该校注意从日常行为规范入手,引导和培养学生勤奋学习、遵守纪律、文明处事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引导”与“自觉性和主动性”不搭配。(三)、主宾搭配不当。1、一主一宾搭配不当。⑴今年,我校参加高考的人数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人数”与“一年”主宾搭配不当。⑵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的局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局面”与“条件”主宾搭配不当。⑶世界是一个不停地运动、变化和转化的过程。“世界”不是一个“过程”,主宾搭配不当。⑷革命前辈这种住不求豪华的房屋、行不求名牌舒适的汽车、食不求美味、衣不求时髦的始终如一的艰苦朴素的作风,是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革命家的高贵品质。“作风”是“品质”,主宾搭配不当。“作风”指思想上、工作上或生活上表现出来的态度、行为,是外在的东西;“品质”指行为、作风上所表现的思想、品性等本质,是内在的东西。如果把动词“是”改为“表现了”,全句的主干就成了“作风”“表现了”“品质”,这样主宾搭配就恰当了。2、一主多宾搭配不当。⑴以能力为核心的语文素养是一个包含多种元素的综合体,它不仅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工具,而且还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素养”是“综合体”,是“基础”,可以搭配,是“工具”就不搭配了。3、多主与一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