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荡起双桨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12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5个生字。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通过学习课文,感受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要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教学重点: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12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5个字。教学难点:掌握本课生字,感受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要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教学过程:一、检查导入。1、词语正音与识记。推开波浪环绕红墙凉爽洒悄悄地功课(提醒学生读准这几个字:浪洒)二、细读课文1、细读第一小节。①指名读课文:这一段共有几句话?②理解诗句意思。“让我们荡起双桨”,开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表示什么意思?“推开”本来是人的动作,课文写船儿推开是什么意思?(课文这样写既表明船儿慢慢地行进在平静的水面上,又体现了文中小朋友轻轻荡舟的欢快情趣。)第一、二行写出了怎样的情景?他们在水面上荡舟看到了什么?(指名读第三、四行)“湖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这两句话描写了北海公园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色彩?(这两句话描写了北海公园的湖面、塔树、墙,这些景物有的白,有的绿,有的红)“四周”是什么地方的四周?为什么用“环绕”?(四周是湖面的周围,因为绿树红墙在湖面的周围,所以用“环绕”)理解词语的意思,练习用“环绕”说话对照图画,读读诗句,说说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体会所见景物的美丽)③指名读第五、第六行。指名边用手势演示,边比较“轻轻飘荡”与上文的“推开波浪”有什么不同?(“推开波浪”表明小朋友们在划桨,小船儿在行进;“轻轻飘荡”表明停止划桨,在水面上慢慢飘动)小朋友们为什么停止划桨呢?(因为小朋友们被湖面的美景迷住了)④指导朗读。小朋友们在悠闲自在地欣赏着眼前的美景,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一段?(轻声和赞美的语气)指名读,集体读。⑤小结并板书:倒映环绕(欣赏)2、细读第二小节。①指名读第二小节。②理解诗句意思。“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这两行中的“红领巾”指什么?(“红领巾”指少先队员,因为它是少先队员的标志)“红领巾迎着太阳”是什么意思?(意思是少先队员心向着共产党)“阳光洒在海面上”仅仅是洒在海面上吗?洒在少先队员身上是什么感觉?(洒在海面上,一片光亮,洒在少先队员身上,他们感觉到温暖)诗中“太阳”比喻中国共产党,体会一下这一句又表达了一个什么意思呢?“水中的鱼儿望着我们,悄悄的听我们愉快唱歌。”鱼儿真的在望着小朋友,听他们唱歌吗?为什么他们会有这种感觉?(鱼儿不会真的望着他们。听他们唱歌而是他们感到在中国共产党的哺育下无比快乐,无比幸福,就觉得鱼儿都在羡慕他们)③指导朗读。小朋友们心情怎样?应该怎样读?(高兴,自豪)指名试读,自由练读,集体齐读。④小结板书:迎洒望听3、细读第三小节。①齐读第三小节。②理解诗句意思。“做完了一天的功课,我们来尽情欢乐。”“尽情欢乐”是怎样的欢乐?在旧社会小朋友们能不能这样欢乐?为什么?“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这里的“谁”指什么?(指社会主义国家)诗中说的小朋友是不是真的不知道是社会主义国家祖国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不是)既然知道,为什么还要问“伙伴”呢?(表达他们对祖国的感激之情)③指导朗读。读第一、二行时要用陈述语气,读出欢快的情感。读第三、四行时,语调要突然、轻,好像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似的,提醒伙伴注意。“谁”要重读,“幸福生活”语调要上扬。教师范读,指名试读,自由练读,集体齐读。④小节并板书:问谁安排(感激)三、总结课文1、课文中三小节末尾两行内容都相同,他们反复出现起什么作用呢?(表明小朋友们陶醉在欢快愉悦之中,他们忘记了划桨,任小船飘荡,只感到一阵阵凉风拂面)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想想诗歌描绘的情景,说说课文中三个小节内容表达了小朋友们怎样的思想感情。四、课堂练习1、乱句成段()开始,小花苞穿着绿色的衣服。()又过了几天,花瓣盛开了,在阳光下向我们张开了笑脸。()几天后,小花苞顶破了外衣,长出几片花瓣来、()月季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