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认识万以内的数》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100以内数的基础上编排的,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数的认识”教学十分重要的一段,也是学生数概念形成和发展的关键阶段。在本单元之前,学生接触的都是比较小的数,这就限制了他们对自然环境、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的认识。在本单元,学生将学习新的计数知识,用较大的数描述、交流学校生活或社会生活里的事件与现象,他们的数感会有明显的发展。我国的计数,习惯把数位分成个级、万级、亿级,每一级都是四个数位,每一级上的数都是万以内的数。读、写多位数一般都分解成两个或三个万以内数在不同数级上进行读、写。从这点来说,本单元对以后教学多位数有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学生在100以内数的基础上认识万以内的数,是一次较大的跨越:他们需要认识较大的计数单位“千”和“万”以及相应的数位,需要学会读数和写数的基本方法以及数中间或末尾有0时的读写规则,需要依据数的组成比较数的大小,需要从数与数之间的联系得出求近似数的方法。万以内的数是小学数学的传统教学内容。虽然大家已经积累了许多教学经验,但仍然存在一些教学难点。本单元教材遵循人类认识较大数的一般规律,尊重儿童的认数特点,编排九道例题,循序渐进地教学万以内数的知识,二、单元教学目标2.使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初步理解千以内的数的含义,会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整百数加整十数及相应的减法,初步估计一些常见事物的多少。三、教学重难点四、教学设想1.教学千以内的数,调用学生已有的认数经验,设计符合儿童认数特点的教学线索与方法。2.教学四位数和一万,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数经验,给他们更大的自主学习空间。3.在开放的情境里比较数的大小。4.初步认识近似数。教材里没有出现“近似数”这个词语,也不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只是通过某些三位数接近几百、某些四位数接近几千,得出这些数的近似数。同时,让学生认识约等号,并用它来表示近似数。五、课时安排1.数数千以内数的组成……………………1课时(新授课)2.千以内数的读写……………………1课时(新授课)3.用算盘表示数…………………1课时(新授课)4.认识千以内数的练习……………………1课时(练习课)5.万以内数的认识……………………1课时(新授课)6.万以内中间有0的数的写法和读法……………1课时(新授课)7.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1课时(新授课)8.数的估计(接近几百、几千的数)……………1课时(新授课)9.认识万以内数的练习……………………1课时(练习课)10.万以内数的组成和读写复习………………1课时(复习课)11.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复习………………1课时(复习课)合计11课时1.使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认识计数单位“百”,初步认识计数单位“千”,说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的数位顺序。重点:万以内数的顺序和组成,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难点: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