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课堂低效探因VIP免费

课堂低效探因_第1页
1/2
课堂低效探因_第2页
2/2
解密课堂低效的成因□刘晓乾每学期我都要听很多老师的课,除了完成学校的教研任务外,更主要是以开放的心态进行广泛的吸纳,以研究的意识为课堂教学把脉。现在我就结合我校一些老师的课堂教学来谈一些自己的认识思考。我校教师上课还比较传统,大多以讲为主,对学生参与体验不够重视,尤其理科的满堂讲更重,老师一边在黑板上演示,一边讲解,学生只是呆呆地听老师讲,很少动笔写算,发言的学生寥寥无几,也不去思考问题,课堂学生参与率很低,气氛沉闷。文科类教学存在肢解课文现象。就拿语文来说,课堂主要有三个环节:一是介绍作者,二是检查字词,三是读讲课文。尤其第三个环节,整堂课还是教师做架空分析,肢解课文,没有让学生阅读体验,感悟理解,进而进行语言表达和写作的训练。一篇优美的文章,被教师的繁琐讲解弄得一点也不美,甚至枯燥,背离了语文教学之本,更缺乏“语文味”。这样的课学生怎么能激发学习兴趣呢?课后我与授课老师相互交流,老师却说:“这些学生差得很,啥都不会”。埋怨学生上课不配合,教材上的答案都不知道说,几乎没有一位老师说自己的不足,反思自己的教法。我说道,你可以引导读读书,试着找一找,说一说,不要自己一讲到底。老师却说:“三番五次讲学生都不会,如果不讲学生就什么也不知道了。”这句话看似很在情理,可是老师们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道理:“所有的会,是学生学会的,而不是老师讲会的。不给学生学得机会,怎么能轻易说不讲学生就不会呢?”我看未必,关键是我们老师习惯于教师的话语霸权,习惯于灌输,不知道给学生尝试的机会。农民在种庄稼时尚且知道“不让下地,怎能学会犁地”的朴素道理,可是我们课堂却对此置若罔闻。通过对这样的课堂的反复探讨和研究,我认为这样的课反应的是一个教育观念的问题,是很多老师都存在的一些问题,教学低效不在学生的差,而在教师工作做得不够扎实,按部就班,不愿转变思想,不愿探索,缺乏学生意识,背离新课程思想,甚至违背教育规律。具体来说主要是以下几点:课堂低效源于教师理念不新,不能与时俱进。这样的课显然是低效的,在探寻原因时,我感到老师对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认识不到位,也不知道外面教学的变化和丰富多彩,还用“井底之蛙”的眼光看待课堂教学。不明白知识是学生学会的,不是教师讲会的朴素道理,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不够重视,也没有意识到正是教师一讲到底,在学习上的包办行为,让学生变得懒惰,不知课前预习,也不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只是“守株待兔”般的等待教师“喂养”。教师要坚持不断地学习,积极进行知识的更新。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靠几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传统观念下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观点,要被“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实践,学会创新”的理念所取代。教师应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教与学的改革深化。课堂低效源于教师习惯于讲授,没有唤醒学生参与学习意识。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才是关键。现在老师对学生真是认真负责,事无巨细。这倒让我想起三国的诸葛亮,所有军国大事自己都必亲躬,很少让阿斗自己去处理,结果自己病逝后,阿斗不知所措,终究落下“扶不起的阿斗”的骂名,成为亡国之君,自己却赢得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美名。同样,在教学上,如果教师再不放手,仍然热衷于“灌输”不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机会,恐怕学生也会变为一个个“扶不起的阿斗”。教师要敢于放手,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自主学习,让学生明确学习是自己的事,是为自己将来的人生打基础,只有在多方参与中,才能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练就过硬的本领,在未来的社会在找到谋生或立脚之地。课堂低效源于教师只“灌输”知识,不训练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在当下“涛声依旧”的课堂里,老师太敬业,也太功利,只认为自己教出高成绩,就可以做好老师,只知道孩子死记硬背就能掌握知识,考取高分,能给自己带来利益,却看不到与学生一起寻...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课堂低效探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