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盂县实验小学闫瑞芳【教学目标】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品味表现陶罐和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教学重点】通过陶罐和铁罐神态和动作的描写,了解陶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教学难点】理解课文讲的道理,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教具准备】实物和课件【教学过程】一、实物导入,激发兴趣。1、出示实物陶罐和铁罐: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个好朋友,你们认识他们吗?来,我们一起叫出他们的名字。师板书:陶罐铁罐。(出示课件)2、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呢?学生汇报交流。二、抓住关键,质疑问难。1、从学生的回答中找出“奚落”这个词,并板书。2、初步理解“奚落”,汇报怎么理解的?3、围绕“奚落”质疑。根据质疑,适时板书。三、自主参与,读中感悟。(一)铁罐1、默读1—9自然段。要求:用“——”划出铁罐奚落陶罐的相关句子。2、学生汇报,逐一出示四句话。3、引导学生圈出铁罐说话神态的词语,指导朗读。4、小结: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可以看出铁罐奚落陶罐是毫不留兄弟情面的,越来越蛮横无理。试着将铁罐说的四句话连起来读读,注意情感的不同。(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真的看到了一个铁罐。)5、出示:这是一个——的铁罐(让学生补充,谈自己对铁罐的不同感悟)(二)陶罐过渡:面对铁罐的一次次无情的奚落,陶罐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继续读课文,用波浪线划出描写陶罐态度的语句。1、学生汇报,逐一出示三句话。2、师抛出疑惑,生畅谈理解。3、指导朗读这三句话,分别读出谦虚、争辩、无奈的感觉。4、出示:这是一个———的陶罐(让学生补充,谈自己对陶罐的不同感悟)(三)陶罐和铁罐1、屏幕出示:铁罐与陶罐的纯对话的内容。2、学生分角色读课文,注意神态和语气的引导。男女生对读,同桌互读,组组赛读,用不同的方式多次分角色朗读。过渡:你们出色的朗读表演让老师深深陶醉了,老师仿佛已走进了这个童话世界。很多年代过去了,陶罐是不是像铁罐说的那样破成了碎片?铁罐是不是像它自己所说的那样坚固得什么也不怕?它们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结果怎样?请大家默读10——17自然段,划出写他们变化的句子,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四、总体浏览,揭示寓意。1、学生默读课文剩余段落,思考“结果怎样?”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3、启发思考:从板书中,你有什么发现?或你最想说什么?写下来。4、汇报交流。5、师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确看待自己的短处。取长补短,相互尊重,友好相处!我这里有几个好句子想送给大家,希望你能记在心中。(出示)五、布置作业,延伸文本。如果陶罐和铁罐再次相遇,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你也来当一回童话大师,写一写这个故事,写完后读给爸妈听,让他们给你打打分。【板书设计】陶罐谦虚永存奚落取长补短铁罐傲慢无影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