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颗钻石》教案设计丹阳市麦溪中学钱林辉一、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3课《七颗钻石》,较之传统教材有更多可供师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这则童话是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它讲述了一个善良的小女孩因为充满了爱心而得到了生活对她的巨大回报的故事。从而告诉读者,爱心的力量是神奇的。童话文字浅显易懂,学生非常喜欢。二、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理解本文的中心思想,做一个有爱心的人。2、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充分合作讨论,在此基础上体会文中小姑娘善良、美好的心灵。3、让学生保持一颗纯真的童心,端正做人处事的态度,培养他们对世界、社会的热爱。三、教学重点难点:1.明白童话的教育意义,做一个有爱心的人。2.启发学生的想像力,感悟爱的博大。四、教学方法教师借助搜索到的材料创设情境,学生自读听读感悟,小组合作交流,达成学习目标。五、教学过程(一)、1、猜童话导入,激发兴趣。2、简介作者。(二)、检查预习。(三)、听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1)全文主要写的是谁?(2)全文是围绕什么事展开的?(3)什么东西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四)朗读课文,思考问题。1、神奇的水罐发生了哪些变化?2、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五)开启智慧泉,议一议:大熊星座真的是这样产生的吗?作者借故事表达了一个美好的心愿,这个心愿是什么呢?(六)展开想象,放飞爱心。1、你认为最后讨水喝的那个过路人是个普通人吗?他可能是谁?请你发挥想像,对出现的过路人加以描写?2、想一想,小女孩累得睡着了后,她可能会做什么梦?请你发挥想像,写一写梦中的情景。(七)、教师总结。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让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八)、歌曲欣赏《爱的奉献》。(九)布置课后作业。《七颗钻石》预习卡片1、简介作者:2、积累字词:3、读课文,思考问题。(1)全文主要写的是谁?(2)全文是围绕什么事展开的?(3)什么东西在不断地发生变化?(4)、神奇的水罐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变化?(5)、大熊星座真的是这样产生的吗?作者借故事表达了一个美好的心愿,这个心愿是什么呢?(7)、你认为最后讨水喝的那个过路人是个普通人吗?他可能是谁?(8)、想一想,小女孩累得睡着了后,她可能会做什么梦?4、童话故事的特点:《七颗钻石》课堂检测11、给加点字注音。(、给加点字注音。(66分)分)旱旱灾灾()干()干涸涸()水()水罐罐()()绊绊倒()倒()唾唾沫()沫()舔舔净()净()22、解释词语。、解释词语。(6(6分分))①①喜出望外:喜出望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瞬间:瞬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③清澈:清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3、填空。(、填空。(1212分)分)《七颗钻石》是《七颗钻石》是____________(国籍)作家(国籍)作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的____________(体裁)。他还有响誉世界(体裁)。他还有响誉世界的长篇小说作品,如的长篇小说作品,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等。44、选词填空。(、选词填空。(66分)分)①①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____________(干枯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____________(枯萎干枯)了,许多人(枯萎干枯)了,许多人及动物都焦渴而死。及动物都焦渴而死。②②她以为,水一定都她以为,水一定都____________(洒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洒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满满的。还满满的。阅读下列语段并回答问题:阅读下列语段并回答问题: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