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足龄的孩子,你在一年级好吗紫蓬镇中心学校史晓鸣四月下旬,气温渐渐升高了。周四中午,比较热,孩子们穿着单衣。午餐时一个不足龄的孩子被菜汤汤了,小胳膊有拇指大一块发红。我发现后当即进行处理,家长很生气,质问我们为什么没安排专人照顾。我解释说餐厅有值班领导和教师,还有工作人员,专人照顾没法做到。于是家长闹事,要拨打第一时间电话。我发火了,问是谁同意这个不足龄的孩子进入一年级的,要家长将这个孩子送进幼儿园,“那样会得到很好的照顾,我们小学毕竟不是幼儿园。”我如是说。这件事引发我多方面的思考。学校管理不细,对特别小的孩子没有照顾好,是我们要改进的地方。但家长的要求我们也没法做到。这些问题的根子是不足龄的孩子进入我们小学,而且不是一人两人。年满6周岁的孩子要上学,这是义务教育法的规定。但为什么一年级年年有不足龄的孩子?分析起来,家长的不当需求是主因。相当一些家长希望孩子早入学,早成才,忽视孩子成长规律,拔苗助长,于是软硬兼施,让本应在幼儿园大班的孩子进了小学。也有幼儿园的责任,幼儿园迎合一些家长,幼儿不分大小随意编班,结果是一些孩子早早在幼儿园“毕业”,家长不愿花钱再让孩子上幼儿园。“让孩子在一年级识几个字,关关水,放心,还不要交费。”不少家长是这样说的。我们学校也有责任,校长、班主任等1过不了人情关,于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认了。这些孩子在小学会出现什么问题呢?学校承担了不该承担的安全责任。孩子小,自理能力特别弱,不能适应小学班级的生活,安全工作难以落实,老师、班主任只能按小学生的要求管理学生,照实说没有时间对这些孩子有更多的照顾。根据现行的学校管理规定,这些孩子没有学籍,不在教师工作的评价范围内;没有“两免一补”的课本,上级拨付公用经费,这些孩子也不能计入。一些家长常到校“要说法”,导致学校管理压力、成本增加。孩子小,智力、心理、体能都停留在学前教育的水平,多数孩子注意力差,没有纪律观念,无法自我约束,听课不专心,作业没法做,成绩都很差。久而久之,老师放松甚至放弃对这些孩子的管理和要求,任其由着性子玩。渐渐地,这些孩子不听别人的话,不懂规矩,坐没坐相,站没站相,在教室随意走动、打玩,坏习惯就这样养成了。这些孩子都要再读一年级。一年级的老师往往不愿要这样的孩子,分班时学校要强行分配。这些孩子自此可能就要列入学困生行列了,以后的学习不顺利,学习兴趣不浓,丧失信心,缺少热情,影响终生。这些不足龄的孩子,他们现在不能意识到家长这样做的危害。如果我们要问,不足龄的孩子,你在一年级好吗?他们是答不好的。2如果要问家长,你不足龄的孩子在一年级好吗?如果家长了解真相,会怎么说呢?教育,有其内在的本质的东西,这就是规律。不尊重教育规律,蛮干,凭想象凭直觉去做,是要付出代价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