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高效课堂的心得体会面对学生厌学情绪严重,学风差,质量下滑等形式,学校痛定思痛,决定从今年9月份,提出了实行高校课堂建议。我作为一名教研组长和九年级的科任老师,这届九年级学生在八年级是课堂纪律涣散,学风差,所以实行高校课堂势在必行。我自己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洋思中学和杜郎口中学教学经验,观看他们的教学视频,反复尝试,认真编写导学案,精心组织课堂活动。11月23日,我有幸参加了淳化县组织的高校课堂交流会,聆听了秦庄中学和方里中学的经验介绍和示范课,深受感受。在近一段的学习中,使我对高效课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觉得它主要是指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每一位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是师生的共同进步,是知识和素养的共同提高。所谓的高效课堂,就是指高效率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才是时下最需要的,才是顺应局势发展的,只有课堂效率,提高了,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成绩,才能将“惜时增效,轻负高效”的口号贯彻落实。下面我把自己的一些感受谈出来与大家分享。一、高效课堂以学生为主体,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高效课堂改变了老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传统课堂上老师是绝对的权威,老师的主导地位不可动摇,老师的言语不可置疑,而学生却是有问题不敢问,也不敢提,更加不用说上台去展示了,老师满堂灌,学生却是昏昏欲睡。而这次高效课堂交流会之后,我看出了我们课堂的差距。方里中学俱爱军老师所上的《济南的冬天》一课,能让学生自己组织课文朗诵赛,有主持,有评委,有点评,课堂的掌声一波高过一波。这样的课堂谁能置身于外,学生能不想展示自己吗,能在这样的课堂上睡觉吗?还有蔚莎莎老师的英语课,把枯燥的现在分词的变化语法自编成一首歌曲,学生能不喜欢唱歌吗?而且学生还能根据所学的现在进行时句型自编话剧,学生能不喜欢看话剧吗?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若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参与学习,课堂效率就能提高。二、高效课堂要教师精心设计导学案导学案是完整的学习方案,导学案不等于预习案,但是可以包括预习案。导学案不要求全部在课前完成,预习案是指导学生课前学习的方案。导学案设计质量的高低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质量。无论是方里中学的“四环教学”,还是秦庄中学的“活动单”,他们都要求教师认真编写导学案或活动单。从我们教师的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应做好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编制科学合理的导学案。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方式调动和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是教学中适时指导、监控、反馈、激励,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打造高效课堂,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在备课方面要准备更加充分,每节课上课前,要自己问自己几个问题:我打算让学生获得什么?我打算让学生用多长时间获得,我打算让学生怎样获得?我怎样知道学生达到了要求?这课前四问能够让老师对于课堂有了大概地了解,准备就要更加充分,做到不上无准备之课。在上课时,应该合理分配课堂时间,什么时间学生自己学,什么时间老师开始讲,什么时间开始练,这些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数。更应该准确把握课堂节奏,重难点精讲细讲。三、高效课堂要落实小组合作,学生成为主人。杜郎口式的课堂里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几个人一组的自主、合作、讨论;一个人面对几十人大胆而又精彩的题目讲解;全体互动却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的课堂秩序;人人都有具体明确的学习任务,根据老师提供的学习目标,小组长布置了不同的学习内容。小组内部互助、自制式的管理,使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懈怠,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大家都以主人翁的身份投入到学习中……。其实细想起来,联系他们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就不足为怪了。首先:互助。这种合作讨论式学习,可以让学生之间平等讨论解决问题,疑惑得到及时解决,使学生的成绩不会有大的差距,都能学得会、听得懂。每个小组的组长已经充当了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