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评价”学习心得王强为进一步提高教师有效评价的理论素养,我校以全面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核心,通过不断开发校本培训内容、创新校本培训新形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使校本教研活动更加科学、规范并富有实效。今天我们参加了“有效评价培训”活动。半天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以下是我个人对这次校本培训的一点感想和认识。首先,我觉得教学评价主要是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以及影响教学的各种因素进行的定性和定量的价值判断。教学评价在课程改革中起着导向与监控的重要作用,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但由于当前的学校教学评价存在着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在评价时往往只看结果,而忽视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造成了只有学习优秀的学生能得到积极评价,产生愉快的体验,自信心得到激发,而大多数学生成了隐性的失败者,难以形成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的结果。虽然我们是小学老师,但有时对孩子的评价也不能说没有类似的弊端,因此我觉得我们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提高自己评价的有效性。一、针对个体发展的差异,实施因人施评从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来看,个体的发展具有独特性和不均衡性,作为教师应该通过给予每个孩子积极的评价,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帮助他们悦纳自己,拥有信心。一个“优”字,说不定会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二、失败是成功之母,引导幼儿向“下次我一定能行”方向发展孩子不好的表现不是他们必须要得到消极评价的理由。作为教师,我们要经常鼓励他们再来一次,帮助他们树立一定能获得成功的自信心。从而让孩子能在家长和同伴面前展示自己的最佳状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三、师幼互动,为幼儿提供自我总结、评价学习结果的时间与空间幼儿园的孩子年龄虽小,但他们也会对自己或同伴做出一些简单的评价。孩子在自我评价中能够体验到快乐与收获,而这种体验性的东西是别人无法代替的,因此这种体验对于逐步培养幼儿养成各种好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总之,我们要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对幼儿进行评价,良好的评价方式不仅能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各方面的发展水平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而且能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同的评价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孩子灵活采用,但不能把这些方法割裂开来,实际操作中应将几种评价方法结合起来加以使用。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告诉我们:一切为了每一个幼儿的发展,关注每一位幼儿的成长,尤其要关注幼儿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幼儿的道德和人格养成。必将对评价幼儿起到应有的导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