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带着信心完成任务--听镇江市教研室顾正勇老师《也谈教学有效性》随想众所周知,我们信息技术在课堂上能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来达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提高信息处理问题的能力。所谓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任课教师根据当前教学主题(目标)设计并提出“任务”,针对所提出的任务,采取演示或讲解等方式,分析任务并给出完成该任务的思路、方法、操作和结果。在此基础上,教师以任务方式引导学生边学边练(做),并独立或协作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实现“学中做”、“做中学”,以达到学生真正掌握知识与技能之目的。顾正勇老师在教学任务的设计上给我们讲了“天花板理论”,怎样让孩子站在地板上摸到天花板?顾老师说对于个子矮的学生应该降下天花板;对于跳一跳够得着天花板的学生,我们应该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潜能,调动他们练一练、跳一跳,这样时间长了学生的弹跳力上去了,自然也就能够到天花板了;对于个子高本来就能够到天花板的学生,教师要去研究天花板,适当提高天花板的高度。是呀,我们信息技术课在设计每一个任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地板”和“天花板”之间的距离,让每一个学生都带着信心去完成任务。信心是力量和源泉,是人们成才必备的一种心理品质。古往今来,凡在事业上取得成就的人,无一不是以坚强的自信心为其先导的。古希腊著名学者阿基米德宣称:“给我一个支点,我将移动整个地球。”这是何等气魄的自信,正是这种令人惊叹的自信,燃起了他无比的智慧,使他做出了光照史册的巨大贡献。一个好学生要想搞好自己的学习,缺乏自信心是不可设想的。我相信当我们的学生每个人都带着“学好信息技术”的信心,我们的学生的信息素养也当一天天增强,这样终有一天所有的孩子都会是摸到“天花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