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实履行义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忠实履行义务的要求;法律鼓励做得我们积极去做,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得我们坚决不做。2、能力目标:增强对公民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这一道理的理解能力,提高对履行道德义务重要意义的认识能力,提高践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明确履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重要意义,明确忠实履行应尽的义务的要求;增强对国家、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责任意识,做负责任的公民。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公民为什么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突破:结合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帮助学生理解)教学方法:课前调查法;情感激励法;设疑讨论法教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导入新课:导入:播放歌曲《说句心里话》。问:通过这首歌你觉得当兵苦不苦?(学生答略)那么,为什么他们还要当兵去受这份苦呢?(答略)所以说,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要想享受权利就必须履行义务那么,作为一个公民应该如何履行应尽的义务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框忠实履行义务讲授新课:一、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1、某中学师生援助灾民的行为,体现了宪法提倡的什么公德?(1)出示东南亚地震和海啸发生后,我校师生纷纷捐款的图片资料,结合学校八(12)提出的为贫困学生捐款的倡议。(2)师生援助灾民的行为,体现了宪法提倡的什么公德?2、相关链接——“五爱”3、法律和道德的关系——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举例说明两者的关系)4、实践活动:我国法律提倡和鼓励公民实施的行为还有哪些?结论:对法律所提倡的,我们要积极去做,这是忠实履行义务的重要表现。二、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1、地理环保小组同学践行法律的案例学生阅读材料围绕设问展开讨论(启示:①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积极、自觉的去做。②如果不作为,就要承担由此而产生的后果,这种行为就是违法行为。益处:避免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利国利民。)(教师点拨——法律要求做的,应该像地理环保小组同学那样积极去做,自觉去做,不要无可奈何勉强去做。如果不做,就要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法律后果。)学生观察图文材料,根据材料讨论我们对于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做,我们可以怎样来做?(学生讨论交流)我国法律要求公民必须作出的行为还有结论:对于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按照法律的要求去做,而不能不做。三、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1、贾某和姜某受到法律制裁的案例学生阅读材料围绕设问展开讨论(重点放在第二个问题上)(原因:他们实施了法律禁止的行为;警示:①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必然会对他人、社会、国家造成危害②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是违法行为,要承担后果,会受到法律惩处③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教师小结——第一,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实施了法律禁止做的行为的危害。第二,帮助学生明确实施了法律禁止做的行为的后果,即会受到法律的惩处。)阅读相关链接,让学生明白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就是触犯法律,会受到法律制裁。实践活动:我国法律禁止公民实施的行为还有结论:对于法律所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做了就是触犯法律。总之,我们只有做到正确地行使权利,忠实地履行义务,才能是一个具有高度法制观念和高尚道德的合格公民。新课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知道怎样来忠实的履行公民的义务了吗?(三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