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学科教案第一单元课题图形的平移第1教时总第1个教案执教者:陈煜教学内容:苏教版教科书第1-2页的例1、试一试、练一练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平移。2.让学生积累平移的学习经验,更充分的观察、操作、实验、探索等活动本身的独特价值,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3.让学生在认识平移的过程中,产生对图形与变换的兴趣。教学重点:将图形按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到指定位置。教学难点:正确判断平移的距离。课前准备:挂图,尺等。教学过程:(一)先学作业1.举例生活中的平移现象。2.自学书本第1页的例题问题:小船图和金鱼图的运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平移后图形的什么没有变?怎样移能做到即快又准?(二)学情预判1.学生能自己找出相同点是平移后的图形没有变,不同点是平移的距离不一样。2.学生对于找平移的方法不一样,有的根据点,有的根据线。(三)后教预设:1.讨论平移的方法,允许学生的方法多样化,引导学生找出一种即快又准的方法。2.教学例题出示挂图:(交流先学作业2)(1)数一数小船图向右平移了几格,和同学交流一下你是怎样数的?总结方法:有的根据点,有的根据线段来数,允许有不同的方法。(2)用相同的方法数一数金鱼图向右平移了几格。(3)试一试自我尝试画出平行四边形向下平移3格后的图形,交流怎样画较好。提醒学生箭头的作用。(四)反馈拓展1.练一练1:说说你是怎样数格子的?2.练一练2:注意箭头和虚实图像的联系。(虚像表示原来的图形,实像表示平移后的图形)3.练习一第1题:说说图案中哪些包含了平移的现象?4.练习一第2题:按要求画出平移后的图形。(五)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知道平移有什么特点吗?(六)布置作业:补充习题思考与调整1板书设计:平移平移后图形的形状没有什么变化。教后反思:(第次)四年级数学学科教案第一单元课题图形的旋转第2教时总第2个教案执教者:陈煜教学内容:苏教版教科书第3-4页的例2、3“练一练”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认识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的含义,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度。2.让学生通过学习活动,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3.让学生在认识旋转的过程中,产生对图形变换的兴趣,进一步感受旋转在生活里的应用。2教学难点:简单图形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课前准备:三角板等教学过程:(一)先学作业预习书3页例题2.31.钟面上针旋转的方向是()方向。2.转杆的打开是()方向。3.转杆在一边看是顺时针旋转,在对面看是()旋转。4.你能把三角形绕A点旋转90度吗?试着画一画。A通过预习学生能知道什么是旋转,怎样的旋转是顺时针旋转,怎样是逆时针旋转?(二)学情预判学生能认识到怎样的运动是旋转,但对于逆时针与顺时针有的学生还不能深入理解。本课是第一次教学旋转的方向和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并画出旋转后的图形,这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学时要强调旋转的三个关键要素:一是旋转的中心,二是旋转的方向,三是旋转的角度。(三)后教预设板块一:认识顺时针、逆时针1.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形钟面,中间点上一个点,做一个纸质指针。先把指针指向“12”,顺时针旋转一周,学生则用手势表示。指出:刚才我们旋转的方向是“顺时针”(板书:顺时针)2.有“顺时针”,还有“逆时针”,谁来指一指逆时针是如何旋转的?3.认识按角度旋转:指针从12开始顺时针旋转到12,问:刚才的时针怎么转的?(顺时针旋转了360°)转到“3”呢?“6”呢?……(老师分别演示,让学生观察后说说是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了多少度。)板块二:教学例题1.认识简单图形的旋转学习例题1,说说例1中,转干打开,旋转了多少度?转干关闭呢?强调:转杆打开和关闭时,都是围绕转杆下端的一个固定点旋转的,这是旋转的中心。2.出示方格纸,按例题所示摆好三角板。问:你会把三角尺绕A点旋转90度吗?学生自己在方格纸上操作并交流:(1)顺时针旋转;(2)逆时针旋转。通过交流,学生与教师一起确定画法:(1)确定一条边,按要求旋转后得到一个新位置,再依次画出其他的边。(2)分别多确定几条边,再连成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