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周长江苏省无锡东林小学葛峰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61-62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小组合作探究等形式,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周长的含义。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分析概括能力。3、让学生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品质和学习数学的兴趣。4、通过活动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和计算周长。教学难点:理解周长的含义,掌握不规则图形周长的测量方法。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每人一张树叶、一根棉线、一把剪刀。教学过程:一、感知边线1、师:今天有只漂亮的甲虫也来和我们一起上课了,看看它在干什么?生:在树叶上爬。师:谁能说说它是沿着什么爬的?生:沿着树叶的边爬的(边也可以叫边线)【板书:边线】师:你们手里也有树叶,你们能摸出它的边线么?2、师:这是数学书的封面,(老师边说边摸),我从这里开始摸一圈所指出的就是数学书封面一周的边线,你能学着老师的样子摸一摸数学本封面一周的边线吗?除了这些之外,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物体的表面都有自己的边线,请你先找一找再摸一摸它一周的边线,说给你的同座位听一听。集体交流。谁先来指一指,说一说。指名2-3人边指边说。3、感受平面图形的边线。刚才我们找到的摸出的都是物体表面一周的边线,那这里有一些平面图形,(P62,想想做做-2)你能描出它的边线吗?请你描一描。学生自己描,描好后请学生拿上台展示,(2人)请同学来评价。揭示:刚才我们通过摸一摸,指一指,描一描,一起感受了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一周的边线。这一周边线的长就叫做周长。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关于周长的知识。板书:一周周长。二、量周长1、你能指出这片树叶的周长么?(强调边线的一周,从哪点开始,回到哪一点)这片树叶的周长到底是多少呢?有办法知道吗?同桌讨论。学生汇报(可有不同的方法,最终明确用围的方法)2、(课件演示)师:我们来看看是不是这样的?(先用绳子围树叶一周并剪断多余部分,再把绳子拉直并用直尺量出所用绳子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注意到了吗?围好以后要怎样啊?(2)为什么说这条线的长就是树叶的周长呢?(3)用线围树叶时要注意些什么?(要沿着树叶的边线围满一周)3、学生操作,汇报结果。三、算周长1、刚才我们用围一围,再量一量的方法,知道了树叶的周长。那要知道这两个图形的周长应该怎么办呢?(课件出示“试一试”)生:量出每条边的长。为什么这样就能知道周长了?三角形的周长指的是什么?四边形的呢?先量一量再算一算。学生汇报。2、P62想想做做-4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怎样算周长,这里还有几个图形,你能不能用不同的方法很快的算出他们的周长?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不同的算法。问:哪种简单?3、P62想想做做-5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求出了周长,那么这两个图形的周长你会求吗?(出示题目)口答正方形,长方形周长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怎么求?你怎么知道它的边长的?长方形的周长呢?怎么知道的?现在我把这两个图形拼起来,你能求出它的周长么?学生独立解答。全班交流。四、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五、备用题P62想想做做-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