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安居苑小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年级五学科数学第一单元课题等式和方程主备人复备人时间教学目标1、观察操作,掌握等式特点,并能根据图意正确书写等式。2、了解方程意义,会根据意义判断方程。3、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分析比较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从具体的操作中抽象出方程,了解方程的意义。难点:判别方程和等式。教学资源httpwww.qzjyzx.comzhuantihuibianList.aspxtopicId=371&xd=1教学时间httpwww.qzjyzx.comzhuantihuibianList.aspxtopicId=371&xd=1教学流程通用设计个案调整一、借助天平体会等式的含义例1。(1)你会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50+50=10050×2=100)(2)你还能写出这样的等式吗?根据学生举例写下2到3个。(3)你感觉什么样的式子是等式呢?用等于号连接的数学表达式;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左边算起来来等于右边的。二、感知不等式,教学方程的意义例2。1、出示实物天平:左边放50克物体和50克砝码,右边放100克,可以用什么式子来表示2、例2(1)左边放x和50克,右边放100、200克,可以用什么式子来表示?(2)现在老师要在左边再放一个物体,左边的质量怎样来表示呢?(50+x)、(2x)(3)这时候,你觉得天平会发生什么变化呢?你能把这些可能写下来吗?(4)这些式子与等式相比有什么不同?(有字母,有的不是等式。用大于号或者小于号连接,我们把这些叫不等式。)。(5)学生在作业纸上完成例二的内容。集体交流汇报。板书x+5>100x+50=150x+50<2002×x=200(6)概括概念A、观察黑板上的算式,你能把他们分分类吗?B、你分类的依据是什么?第一次分类:按照等式、不等式分。(老师把黑板上不是等式的式子擦掉)剩下的式子是什么?(都是等式)还能再分下去吗?wWw.xKb1.coM第二次分类:按既含有字母且是等式分。合肥市安居苑小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此处也可能先按有字母和没有字母来分,然后再按等式和不等式来分)C、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板书:方程)像50+50=100、x+50>100和x+50<200为什么这些不是方程呢?把板书补充完整。D、完成试一试三、突出方程概念的内涵与外延。1、课本第2页练一练第1题(1)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6+x=1436-7=2960+23>708+xy-28=35x+4〈14m+n=100新课标第一网(2)在判断之后,你对等式和方程有什么新的认识呢?可能有:未知数可以用x、y等多个字母表示;一个等式中可以含有多个未知数;等式与方程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包含与被包含关系。即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都是方程。(如果学生说不到或者不明白就出现以下的比较辨析。)(3)讨论比较,辨析概念。讨论下面的说法正确吗?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等式方程所有的等式都是方程。(4)刚才我们是用语言描述的方式表示出了方程和等式的关系,你还有什么更清楚简明的办法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5)你能自己创造一到两个和现实生活有联系的方程的例子吗?能够将自己创造出来的方程与邻座的同学分享讨论,集体分享。(不会,老师先举个例子。)(6)引导质疑你还有什么疑问?四、用方程表示直观情境里的相等关系。课本第6页练习一(1)第1题看图列方程。(2)第2题用方程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wWw.Xkb1.cO(3)列式:妈妈买米用了50元,买油用了15元,妈妈一共用了多少钱?(说明: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要列方程的。)五、总结延伸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板书设计:等式与方程50+50=100X+50=1502x=100方程等式合肥市安居苑小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年级五学科数学第一单元课题等式性质和解方程1主备人复备人时间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2、使学生学会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3、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利用等式性质解方程的步骤。难点:熟练掌握解方程的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教学资源预习设计教学时间教学流程通用设计个案调整一、谈话导入1、谈话:(请一名学生到讲台前)老师想和这位同学玩跷跷板游戏,你们认为跷跷板会平衡吗?(生:不会)为什么呢?(生:老师的体重比学生重)2、引入新课: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