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门急诊医疗综合楼初步设计说明1、概况1.1基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门急诊医疗综合楼位于上海市西区枫林路西侧,平江路以南、医学院路以北的地块中,西临复旦大学医学院印刷厂;南面同中山医院现院区隔医学院路相望。基地面积为10632m2。建筑方案设计经国际招标,由法国SCAU国际设计公司中标,该公司设计师莫尼先生作为本工程的设计顾问,继续参于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1.2建筑规模门急诊医疗综合楼由西侧22层病房楼(A楼)、东侧15层门诊楼(B楼)和中间的8层(C楼)以及4层高裙房及一个14米高的集散大厅组成。总建筑面积72031平方米。其中地上63532m2,地下8499m2,主要内容为急诊、急救中心,门诊,医技和共计417床的特需、干部病房。2、设计依据2.1工程设计合同(2001C66006)。2.2设计任务书。2.3《上海市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2.4上海市徐汇区规划土地管理局“关于核发枫林路100号基地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的通知”。2.5规划地形图及设备管线图。2.6法国SCAU国际设计公司的方案设计文件及莫尼先生对本设计的顾问意见。2.7业主对方案调整设计的认定及业主提供的初步设计各有关工艺流程、设备等方面资料;2.8上海市徐汇区规划土地管理局“建筑工程设计方案审核意见单”;2.9上海市消防局方案审核意见书[2001]沪公消(建方)字第152号;2.10上海市交巡警总队2001年8月10日的审核意见书;2.11供排水,煤气等配套部门的初步征询申请回复;2.12《中山医院门急诊医疗综合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13现行国家及上海市颁布的有关规范、标准。23、总平面3.1总体布局3.1.1红线范围及周边建筑情况基地位于枫林路、平江路、医学院路及复旦大学医学院印刷厂所围合成的地块内。基地东西方向长约145米,南北方向宽约74米。平江路北侧、枫林路东侧均为居民区,以住宅建筑为主。医学院路南侧为现中山医院的内科病房大楼,该楼建于1936年,为历史保护建筑。西侧紧靠基地红线为一~二层高的复旦大学印刷厂办公用房。3.1.2场地标高本工程室外场地设计标高相当于绝对标高为3.500米;设计标高±0.000标高相当于绝对标高4.100米;室内外高差为600。3.1.3建筑布局及总建筑面积、建筑高度整个建筑体型由四部分组成:西侧22层特需病房楼(A楼);东侧15层门诊楼(B楼);中间8层门诊、医技楼(C楼);4层裙房及南面集散大厅。总建筑面积72031平方米。地上63532平方米;地下一层8499平方米。A楼22层,建筑高度为90.6米;B楼15层,建筑高度64.5米;C楼8层,建筑高度32.7米;裙房4层,高度为18米;集散大厅高度为14.6米。3.1.4同现医院院区的联系门急诊医疗综合大楼与现中山医院院区的联系有地上连廊和地下通道二种方式。地上连廊设在二层5.000标高,通过架在医学院路上高24米的正方形拱门的支撑,同现内科病房大楼二层中轴线处接通。主要用来运送供应物品及人员联系。地下通道在-6.000标高处,净高为3.000米,穿过医学院路,由地下通道出入口通到地面。主要作为设备管线及污物运送通道。通道出入口设在现内科病房大楼西端广场内,靠近医院太平间。3.2建筑退界及间距A楼:■南端1~4层退红线8.7米;5层以上阳台挑出,退红线3.5米;■西侧退红线9米,同复旦大学医学院印刷厂办公用房间距也为9米;■北侧退红线9.2米;距平江路北多层住宅24米;B楼:■南端退红线6.1米;■东侧退红线9.2米;裙房及集散大厅分别退北侧、南侧红线3.6米;地下室-3.900米标高,局部-6.000米标高,退红线3.6米;A楼同B楼之间的间距为26.6m。33.3日照3.3.1病房楼日照根据《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医院病房楼至少应有一半以上的病房满足冬至日连续3小时满窗日照的要求。病房楼有超过一半的病房朝向为正南向,因此能获得9:00~12:00连续三小时满窗日照,符合规范要求。3.3.2对周围建筑的日照影响门急诊医疗综合楼对周围建筑的日照影响可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指完全因本建筑对北侧住宅(主要是北侧12层高的一幢商住楼)的遮挡而使其可能不满足日照要求;间接影响指本建筑同其它建筑的复合阴影使其北侧住宅不能满足日照或不满足日照程度的加剧。由于基地条件的限制,只要本地块建高层建筑,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