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操作——学生数学智慧的源头活水———由一节数学课中30分钟操作引起的思考镇江市宝塔路小学吴宏亮一件件精美的教具,一声声啧啧的赞叹,令我停住了脚步,伫立在三(1)班教室门口。师范毕业一直从事小学五、六年级数学教学十几年的我被这股“以人为本”的数学课堂教学气息所吸引。听着听着,一种“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感觉不禁油然而生。课后,我将听课所得作了以下整理: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平移和旋转美丽的花边)美丽的花边师:手拿一块精美的方形手帕,并使手帕在手指上转动,使手帕的上面形成圆形。(舞蹈或杂技动作)提问:“手帕的运动方式是怎样的?”生:(被教师的技能所吸引)“手帕在作旋转运动。”师:双手捏着手帕的两角,将手帕慢慢的提起,提问:“手帕的运动方式是怎样的?”升:(也随着教师做动作)“手帕在作平移运动。”师:拿着手帕展示给学生看,学生感受、交流、讨论后说出手帕的漂亮之处。生:这块手帕色彩鲜艳、质量好、大小合适、图案美观、花边漂亮……。师:让我学生仔细欣赏手帕的花边后(实物展示)出示:一条绣花枕巾、有花边的电话防尘罩、及绣花头饰……,让学生感受美丽的花边。生:学生惊奇而赞叹。师:指着以上用品或饰品上的花边让学生观察,学生小组讨论:生活中我们哪些地方用到花边?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在黑板报上、裙子衣服上、窗帘上……。)师:(多媒体出示一组花边)请学生观察这组花边,说出你看后的感觉和发现。花边①生:交流讨论。生(1):我发现这些花边色彩柔和、搭配协调、紫色和兰色是接近色、这组花边都是用曲线画成的。生(2):我发现这些花边的左右都是对称的,给人以稳重、整齐、严肃的感觉。(三年级美术教材下第四课《平平稳稳》中的知识,学生刚学过。)生(3):我发现花边①是由图案通过平移得到的。师:同学们的发现真的很有创意,许多想法很精彩,你能运用这个图案使他变成一条美丽的花边吗?生(1):我按照这个图案的样子一个个地画出来。生(2):我用一张纸将它的样子描出来,再一个个地复印。生(3):我可以将图案制成一个版,再一个个地描出他们的形状。生(4):我可以将图案复印,使它变成两个,再复印使它变成四个……。生(5):我可以将纸对折、对折、再对折,用针刺出它的外形逐个画出来。┇师:刚才同学们的想法真奇妙,下面就请同学们运用你喜欢的方法试试吧!1生:动手操作。(优美的音乐响起)学生操作30分钟┇课后我对该班学生的学习情况作了调查:表①调查学生人数40人学习感兴趣的科目(每人可选2个科目)数学语文英语音乐美术体育其他12人占15%10人占12.5%8人占10%10人占12.5%12人占15%26人占32.5%2人占2.5%表②调查学生人数40人本节课中你认为最感兴趣的内容自己动手制作花边喜欢漂亮的花边花边在生活中运用广泛同学想出的各种制作花边的方法老师旋转手帕的动作其他16人占40%12人占30%6人占15%3人占7.5%2人占5%1人占2.5%表③你想对老师说些什么(或本课学习后的感想)1、在绘画美丽的花边的过程中,我知道了平移的方法和技巧。2、通过学习我知道了美丽的花边的制作方法,感到很快乐。3、美丽的花边可以装扮我们的生活,生活中很多地方回用到花边。4、我自己也能设计和绘画美丽的花边了,在绘画的过程中我学到了许多知识。5、这样的数学课和以前的不同,很有美术课的感觉。课后我对执教的老师作了解:《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的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是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者认为:“美丽的花边”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图案,将《美丽的花边》作为数学教学内容本身就是具有现实性、趣味性和挑战性的。通过这节课教学使学生在欣赏花边的过程中感受美,在绘画操作中创造美,整节课都使学生浸润在美的氛围中。学生通过大量的观察、交流、感受,并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发现数学原来挺美的,数学学习原来是充满乐趣的,数学与实际生活是相融合的,从而激发和维持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达到“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