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紫丁香》第一课时课文分析:这篇课文是一首清新活泼的小诗,诗词朴素易懂,“一株紫丁香”代表的是孩子们的诚挚的心愿,是对老师的问候与感激,是对老师的爱。诗歌意境优美,情感丰富,是体验师生情、感悟诗歌美的绝佳教材。诗易读、易诵、朗朗上口。学情分析:学生对新诗的接触,在他们的体验中恐怕还不能脱离儿歌和童谣,因此,尽管这首诗,语言生动,意境优美,朗朗上口,但学生的兴趣的激发、对诗歌寓意的感悟,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感受诗的意境美、语言美是教学的重点。教学目标:知识能力:1、会认8个生字:“株、踮、院、除、疲、倦、牵、困”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4、感悟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韵律美过程方法:1、教会学生通过诵读,感悟诗的意境美、语言美、韵律美2、小组合作讨论,学习欣赏、评价3、学习个性化的选择方式,举一反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教育学生尊敬老师,感悟师生间的浓浓真情。2、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学重点:1、通过自学认识生字2、在自读自悟中感受诗情诗意教学难点:1、课文的第二、三、四小节的理解2、在自读自悟中感受诗的意境美、语言美和韵律美课前准备:学生准备:1、预习诗歌2、找一找写给教师的诗和歌、水彩笔教师准备:1、多媒体课件2、本课生字卡片若干组3、红、绿灯标牌教学过程:教案:一、欣赏歌曲,创设情境,导入课文1、播放多媒体课件,欣赏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第一段)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吗?上课前让我们先听一首歌曲好吗?(学案:学生沉浸在动听的旋律中感受音乐,体验歌曲的情感,充许学生在听音乐的时候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设计意图:利用欣赏歌曲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生活体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感悟师生之情。)2、这首歌好听吗?这是写给老师的歌,老师是辛勤的园丁,为了学生的成长她不知花了多少心血,流了多少汗水,但欣慰的是,学生们在成长的时候,没有忘记老师。教师节的时候,老师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今天我把它带来了,一起看看吧!(播放多媒体课件)(学案:教师节收到的“特别”礼物,会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的潜意识当中有意思地观看课件设计意图:激情激趣,导入诗歌欣赏,会引起学生积极的关注,学生有兴趣,有感情,学习的欲望会很强烈)二、欣赏诗歌,初步感受诗歌韵律美和诗情诗意1、播放多媒体课件:一张电子贺卡打开,里面是一株盛开的紫丁香,字幕:教师节、9月10日亲爱的老师节日快乐2、播放配乐诗朗诵《一株紫丁香》贺卡上诗歌由下而上的滚动播放。(学案:学生观看课件、聆听配乐诗朗诵,可以自由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感受诗歌的诗情诗设计意图: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创设情境将诗、乐、画融为一体加强学生的直观感受,为后面的诵读、感悟诗歌营造了良好的心理情境。)三、初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认识生字1、自读课文、认生字这张电子贺卡美吗?这是老师最喜欢的一份礼物,尤其是这首诗,多美啊!你们也喜欢吗?有没有想读一读的愿望呢?那就快点拿起书来读一读吧!提出读的要求:①自由读课文,读不准的字,请拼音朋友帮忙,还有读不准的,小组可以讨论②自我检查识字结果。认为自己识字准确,就给自己画一张笑脸,算是通过了(学案:学生六个人一组,自读课文,自己借助拼音朋友读准生字,也可以听听同同伴是怎样读的,自己觉得难读的句子作上记号。多读几遍诗句,在具体的诗文环境中读准生字,读通诗歌。在自学中,学会给自己评价,觉得读准屯,读通了,就在书上给自己个绿灯,如果还读不准,就给自己画个红灯,或者黄灯。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自学生字,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出读准字音,而不是说认识生字,是尊重学生的已有学习经验,有的孩子已经从别的渠道认识了一些课文的生字,当然就无需要再让学生去自学了。还读不准的听听同学是怎么读的,是教会学生助人和他助,这是重要的学习方式。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是在欣赏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模糊阅读”现象,寻求第一感觉。让学生自我评价,画红绿灯,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