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琴修改《秦兵马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1、感受秦兵马俑的宏伟气势。2、想象秦兵马俑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学生展示课前两分钟一、导入:1974年在西安市临潼区发现秦始皇的陪葬坑——兵马俑坑,轰动了中国,震惊了世界,是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9课,感受秦兵马俑的宏伟气势。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秦兵马俑给你的印象是什么?指生说说自己的想法。三、检查、交流:1、白板出示生字:指名朗读。(誉瞰统率征靡魁搏)2、白板出示词语:指名朗读。(鸟瞰统率享誉魁梧战靴目光炯炯昂首挺胸所向披靡跃跃欲试若有所思南征北战殊死搏斗久经沙场神态自若)3、指名朗读课文,说每一自然段讲什么意思。4、从过渡段入手给课文分段。(将3至10段归并在一起。引导学生用过渡段概括段意。)四、细读课文,感受秦兵马俑的气势。1、指名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课文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学生交流:(1)三个俑坑的总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一号坑的长、宽、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2)这一段在说明方法上有何特点?运用详实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3)人们看到如此规模宏大的秦兵马俑会有什么感受?(走进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引导学生换种说法,体会它的规模宏大。走进大厅,所有的人都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走进大厅,人们怎能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段。3、学生读第三段,感受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1)学生交流,朗读相关语句。(2)小结: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4、齐读最后一段。(1)这一段写了什么?与第一段是怎样呼应的?划出相互呼应的句子。(“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与"这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2)找出两句中的一对近义词。("举世无双"与"绝无仅有")(3)体会句中体现出的秦兵马俑的珍贵历史价值,流露出的拥有这样的历史文物的自豪之感。五、总结课文课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和(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六、课后延伸:1、抄写文中的词语。2、有感情朗读课文。七、板书:规模宏大19、秦兵马俑类型众多举世无双个性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