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中有丘壑,备课对于上课的重要性备课对于上课来说,是属于幕后工作,上课的精彩,来源于备课的充分。如何充分备课,那是要对教材做深入的解读。只有教师心中有丘壑,才能给学生一片美丽的江山。罗老师在备课时首先他就研究学生,研究学生的心理、兴趣和认知状况。备学生的认知水平,掌握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现状,智力状况和生活积累。因此有浅入深,从“说画”“入画”“出画”三个方面设计课程,学生易于接受。罗老师在在备课文导入的时候从回忆杜甫的诗歌入手,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考虑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备诗歌内容时定位非常准确。因为初三学生已经有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能结合注释自主学习,老师不需要逐字逐句的讲解。他把这首诗的教学定位在理解情感和意境上。另外他还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提问学生“诗歌前三节哪些地方你感触最深”,于是学生自然会想到“抱茅入竹”,由此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有话说。总之,这节课让我充分认识到在备课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所以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应充分体现师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相互激励的互动式理念。备课,需要从教材出发,从学生出发,才能在上课中展现语文教学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