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孩子入园1、战术上一定要重视。既然几乎所有的老师都说,孩子要1-2个月才能从心理,生理上全面适应,那么我们就不能掉以轻心,不要太早失去警惕性。2、想象一下,假如我是孩子,爸爸妈妈把我放进一个陌生的环境,我肯定也会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所以,操作上,注意一定要千方百计消除孩子的不安全感,这不是靠妈妈苍白地说:幼儿园好,老师好,就能解决问题的。请对照一下自己的言行,看看是否有以下不恰当的情况:a、反复给孩子做思想工作“幼儿园好啊,玩具多啊,小朋友多啊,好玩啊,老师好啊,像妈妈啊……”这种话,说1遍、2遍问题不大,但是如果天天说、常常提,傻瓜也能明白这些话的潜台词了:幼儿园肯定潜在某种危险——如果幼儿园真的这么好,那公园也好玩啊,商店也好玩啊,妈妈带我去公园前,逛商店前,怎么不给我这样做思想工作呢?而且还有个问题,如果孩子上了几天幼儿园,发现老师并不像妈妈,幼儿园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好,那么他的不安全感将加剧,他会认为妈妈在骗我。b:每天孩子一回家,大人说的话题就离不开幼儿园爸爸下班回家就问:今天是不是没有哭?奶奶见面就问:中午有没有吃饱?妈妈总是说:有没有小朋友欺负你呀?老师有没有批评你?-------看看,全部是消极的负面的暗示,对孩子的适应非常不利。诚然家长是想多了解孩子在园情况,然而2、3岁的孩子,说话往往容易受大人暗示,并且掺杂幻想或者时间错位的成分,所以问了几乎也等于白问。所以建议,如果您想多了解,不妨单独找老师了解,而且尽量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谈论,否则等于在给孩子传递一个信息:妈妈不放心你在幼儿园!还有,不建议回家跟孩子多谈幼儿园,尤其是头1、2个月。孩子回家,最好你一句都不要提幼儿园,如果实在要问些问题,也应该出于正面引导的目的。可以选取孩子可能中意的幼儿园的闪光点,给予积极的暗示.你似有似无地提一下,又滑开,不要给孩子压力为宜(见后面的例子)。如果不确定这么说孩子会不会引起不好的记忆,就不如不说。有些孩子开始的时候“幼儿园”三个字提都提不得,那样的话,妈妈干脆不要问-------如果不知道怎么说,情愿什么不说,也比进行负面影响要好。谈多了就等于给孩子传递消极信息:为什么去公园时爸爸妈妈不如此如临大敌,而去幼儿园就要天天提?谈得不好就是在暗示孩子幼儿园的可怕。比如开头提到的:今天吃饱了没有?今天不要哭...之类,很容易想象,从这些话里孩子能得到什么样的暗示?例如,可以适当地说:哈,今天中午吃肉丸子了吧?(说个孩子喜欢吃的东西)?我怎么没得吃呢?。。。。幼儿园的滑滑梯那么大,那么好玩,我也真想玩啊。。。今天老师抱你了吧?.....c:送孩子入园,不打招呼,偷偷溜走-----这样做等于告诉孩子,妈妈不可信。哪怕孩子哭,但是你也要告诉他:妈妈现在去上班,到了下午午睡起来,妈妈(或者其他人,按照事实说)会来接你。虽然这次孩子会不肯你离去,会大哭,但是几次之后,他就明白,妈妈说的是真的,妈妈下午肯定会来接我的。--------否则会在较长时间内,孩子都存在妈妈会突然消失的恐惧,并在对未来不可知的惶惶中度过惴惴不安的一天。d:减少异于往常的行为比如因为特别挂念孩子,不放心,早晨磨磨蹭蹭不肯离开;中午偷偷摸摸去偷看被孩子发现;晚上接了孩子居然给整一个大奖励,比如巧克力什么的,总之一切的一切,都在告诉孩子,幼儿园——虎狼之地啊!孩子本就有点惊弓之鸟的状态,这么一整,更加强化了其对幼儿园的疏离与恐惧。3,一旦考虑成熟,送孩子去了,就不要轻易反悔。否则开始就根本不要送去。送之前,明确自己送孩子去的目的是什么?阿迪2岁入园,我当时的想法很明确,头半年,适应集体生活;学什么东西不重要,进入一个集体开始尝试自己把握与人的交往才是主要目的。做好孩子生病的准备,任何个体进入新环境都可能因为精神紧张,疲惫,身体抵抗力下降,出现不适应并导致生理不适的。如果让我重来一次,我会在这点上很注意,给他吃一点清热解毒的金银花露等(当时是夏天)。4,帮助孩子释放情绪:孩子焦虑情绪不安全感会反应在行为上,有些可能会特别情绪化,有些是特别能吃,有些是特别能睡,有些是特别作,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