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人口,明确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2.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掌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3.培养学生从地图和资料中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4.使学生掌握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5.通过大量的史实材料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二、教学重点:1.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2.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教学难点:台湾的经济特色。三、课前准备多媒体、相关图片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画面配以台湾的一些著名的景观。[讲授新课]一.祖国神圣的领土。1.位置、范围等概况活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及图7.41,学生自学、填图、计算,教师巡回指导。回答以下问题:(1)在地图上找出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东海、台湾海峡、太平洋等地理事物(2)北回归线穿过台湾的哪个部位?(3)看图说出台湾省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范围。提问,学生回答。(略)教师归纳补充。2.祖国的领土活动:1.请大家量算基隆—福州、高雄—厦门之间的实地距离。2.阅读P34兰色内容,填出下面空格:提问、学生回答。(略)综上所述,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二.美丽富饶的宝岛活动:请大家阅读P35课文“美丽富饶的宝岛”及图6.24,分析、讨论回答以下问题:1.简要概况台湾自然环境的特点。2.台湾之“宝”主要指台湾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说说台湾有哪些农林产品,分析台湾的自然环境对农林产品分布的影响。3.看看台湾有哪些重要的矿产资源。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读图方法。提问:小组代表发言,组员补充。教师归纳。三.外向型的经济1、经济特点::20世纪60年代以前,台湾的经济一直以农业和农产品的加工为主,主要出口蔗糖、菠萝、稻米、樟脑等,但从60年代以后,“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2.有利条件:(请大家读图6.28)分析台湾发展出口加工业的优势在哪?分析回答。3.台湾工业主要分布活动:请大家阅读图6.30,回答以下问题:(1)台湾的工业主要分布特点?(2)工业城市的分布有什么共同的特点?(3).这种分布特点的形成可能受了哪些条件的影响?提问,学生回答。(略)教师补充。台湾工业主要分布在台北、台中、高雄等位于台湾西部平原的沿海城市。工业的分布,城市的分布是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这些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4.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台湾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变化。活动:请大家阅读图表6.1,完成表下两题。(1小题要求学生用铅笔在课本上完成)学生画图,分析。教师指导,检查。提问2,台湾的产业结构有何变化?学生回答,五、检测反馈1.填空(1)台湾省位于我国,隔与我国省相望。(2)台湾地形以为主,其中最高峰是。(3)北回归线穿过台湾部,还穿过我国的、和三个省区。(4)台湾森林资源丰富,有“”的美誉,是最著名的树种,是台湾特有的树种(5)从60年代开始,台湾利用自身优势重点发展了工业,形成型的经济,这就是经济。2.台湾工业城市分布特点的形成,主要受哪些条件的影响?六、教后感七、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