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1节美苏争锋一、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一、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二、二、两对峙格局下的国际关系三、两极对峙格局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三、两极对峙格局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原因过程雅尔塔三巨头会议美、苏划分势力范围,对世界秩序重新安排。知识链接拥有原子弹,拥有1200多万军队,30艘航空母舰1000多艘其他战舰近500个军事基地工业生产量占世界2/3外贸出口额占世界1/3黄金储备量占世界3/4控制操纵联合国欧洲各国唯美国“马首是瞻”美国白宫苏联克里姆林宫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整个军事实力仅次于美国;驻军欧亚许多地区扩展了60万平方公里疆土1949年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53年苏联氢弹爆炸成功材料二: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国分裂。----斯大林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决定了国家政策的变化社会社会制度制度材料一:1945年4月25日,美国和苏联军队在德国的易北河会师,两国官兵热烈拥抱,俄罗斯的伏特加酒和美国的香烟、口香糖成为彼此间传递情感的最好语言。(1)二战后期:雅尔塔体制确立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2)美苏两国势均力敌美国: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苏联: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军事大国(3)美苏两国矛盾激化实质:美苏主导、两分天下(根本原因)知识链接冷战(coldwar)是指1947年至1990年代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之间展开的除战争以外的政治、军事、外交、意识形态、经济等方面的较量和对抗思考:双方均有超强的军事实力,为何不直接武力对抗?1)序幕:1946年丘吉尔“铁幕演说”2)具体表现“马歇尔计划”经济互助委员会“北约”“华约”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苏联苏联美国美国政治政治经济经济军事组织军事组织“杜鲁门主义”铁幕演说材料一: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这条线背后坐落着中欧古国的首都...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于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丘吉尔思考:丘吉尔所说的铁幕下的国家和地区指哪些区域?指战后初期苏军驻扎的东欧、南欧等国家包括德国东部地区。思考:其目的何在?该演说有何影响?(主张英美联盟,共同遏制苏联,推行全球扩张计划)是冷战发出的信号,揭开了冷战的序幕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杜鲁门标志冷战开始1、自由国家指的是哪些国家?外来压力来自哪些国家?2、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之所以发起冷战,它的目的是什么?资本主义性质的国家;苏联(社会主义国家)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进而向全世界扩张“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美国帮助欧洲复兴的建议,即“马歇尔计划”。苏联、东欧各国也被包括在马歇尔计划之内,但它们拒绝参加。美国国务卿乔治马歇尔自1948年至1951年,美国用于马歇尔计划的实际拨款达l3O亿美元,对西欧经济恢复起了重要作用,马歇尔计划被称为“人类史上最慷慨的举动”关于“马歇尔计划目的”的图示:复兴欧洲经济稳定资本主义秩序控制西欧遏制苏联推行霸权政策实现称霸战略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总体形势:——全面“冷战”,局部“热战”,冷热交织。冷战:德国的分裂(1949年)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热战---局部战争朝鲜战争(1950-1953年)越南战争(1961-1973年)——柏林墙、分区占领四国分区占领柏林及1961—1990年的柏林墙示意图柏林分区占领柏林墙被隔开的东西柏林眺望封锁墙外的亲人(赫鲁晓夫与肯尼迪)1950年美国打着联合国的旗号侵略朝鲜局部热战越南战争:美国人永远挥之不去的噩梦投下800万吨炸药,超过二战各战场投弹量的总和,造成越南160多万人死亡和整个印度支那1000多万难民流离失所;美国自己也损失惨重,战争历时十几年,5.6万余人丧生,30多万人受伤,耗资4000多亿美元。局部热战材料一:二战之后,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开始蓬勃发展,工人良好的福利保障让资本主义的工人眼馋,促进了西方工人运动的发展,资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