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化建设经验交流发言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非常感谢学校给我这个交流的机会。这次交流促使我对班级文化建设相关的内容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学习。随着学习的深入,我发现了自己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欠缺和差距。我不敢妄谈经验,仅与大家探讨一下我对班级文化建设学习的一些体会和想法。一、班级文化建设及其作用班级文化建设就是班主任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选准一个点,通过班风建设、教室设计、开展各种班级活动,以及教师的言传身教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薰陶与感染,并形成积极的道德情感,从而将道德认识内化、升华为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从宏观看,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学校是传播文化知识、培养人的地方,学生学习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氛围,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氛围塑造的第一阵地,只要班级文化建设搞好了,学校文化氛围也随之塑造起来。这对于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身心的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著名教育家杜威曾经说:学生在学校可以同时受到两种教育,获得两种知识;一种是有意识地学到的知识,一种是无意识地学到的知识,有意识地学到的知识是专门的学习学到的,而无意识学到的知识是他们受到人文环境的影响,在环境中看、听、与人交往时所获得的知识。杜威先生在这里所说的人文环境,其实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从微观看,班级文化建设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内容,对班级管理起着积极的导向作用,对学生的教育和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是班级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究竟什么样的班级文化建设算优秀呢?通过查阅、学习,我才明白班主任用心、用情,谱写属于自己的教育智慧是班级文化的真正内涵,班级文化建设要和育人相结合,要有本班级的理念,要有自己的品牌和特色,并非简单的布置教室。简单说,在了解班级、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从本地区、本完小、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能有效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浓郁的文化氛围,能有效引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能有效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这样的班级文化建设才算优秀,优秀的班级文化并非是粘在墙上花哨的花花草草、演给人看的花拳绣腿。总之,班级文化建设做到主题明确,有实效,不花哨,有内涵。怎样做好班级文化建设一般来说班级文化的内容主要包括班级物质文化,班级制度文化和班级精神文化三个方面。下面,我将按照新课程所倡导的班级文化价值取向,从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三个层面,来谈有关班级文化建设的一些做法与体会。、班级的物质文化:营造向上的生活环境,从班级物质文化建设抓起。班级物质文化建设是指教室环境建设,主要是指教室的自然环境,包括教室墙壁布置、标语口号的拟定、桌椅的摆放、环境卫生的打扫与保持等等。教室环境是班级形象的标志之一。美化教室环境,既建设了良好的班级形象,也可以用优美的环境陶冶学生的情操。心理学研究证明,自然环境、社会现实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巨大影响。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更重要的是,优美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情感,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另外,优美的教室环境还可以规范学生的行为。优美的班级环境和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思想言行具有规范作用。一般来说学生不会在地面光洁、环境优美的场所乱扔纸屑、随地吐痰,不会在雪白的墙壁上乱涂乱画,相反,如果有些学生看到脚印众多的墙面时就会想再多一个脚印也无妨。所以这样优美的环境对于学生的行为有很好的规范作用。那么,怎样做好班级物质文化建设呢?1.注重教室的卫生。要保持干净的教室环境,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制订严格的卫生制度,人人参与,加强检查和监督,保持教室的清洁和美观。重视教室的布置和美化。班级文化气氛营造的主阵地之一是教室的墙壁。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校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孩子在他周围——在学校走廊的墙壁上、在教室里、在活动室里经常看到的一切,对于他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的意义。这里的任何东西都不应当是随便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