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拱形的秘密执教:唐兆琴活动目标:1.运用“小鸡出壳”的方式与模拟操作,初步理解拱形面能承受较大力的现象。2.乐意动手做实验,感受合作制作搭形桥的乐趣。活动准备:1.1/2的鸡蛋壳、铅笔、粗吸管(长短相同)、一次性杯子1个、注有颜色的水的针筒一个、长条卡纸、小积木若干、记录表(猜测、验证)。垃圾桶2.图片《小鸡出壳》、多媒体课件《有关拱形的建筑物》活动过程:一、设疑激趣1.出示图片,讲述故事《小鸡出壳》引出疑问:到底是谁啄破了蛋壳?2.出示记录表,幼儿猜测并验证。3.幼儿动手实践操作;把铅笔看成是小鸡的嘴巴,通过铅笔模拟看看力作用在蛋壳的哪一面,蛋壳容易破。二、演示解惑,初知原理1.设疑T:鸡哥哥不服气了:我也用了同样的力气,为什么我啄不破蛋壳呢?我们来看看它们的力气到底用到哪里去了。T:因为力气是看不见的,所以我们用有颜色的水来代表力气。我要用力咯!2.教师演示操作,发现“力的发散”现象1)蛋壳的里面,“力气”集中在中间。2)蛋壳的外面,“力气”分散到周围。3.教师提升幼儿经验“拱形”三、引导迁移1.这个拱形的蛋壳可以分散力气,这么有用。人们就根据这个奇妙的蛋壳造出了许多建筑物,小朋友知道有哪些建筑物是拱形的吗?2.结合幻灯片,看看、讲讲拱形建筑物,知道蛋壳的奥秘在生活中的应用。四、激励探索,变通思维1.出示提供的材料,根据意愿分组,让幼儿尝试为小鸡建造一座桥。2.鼓励幼儿相互合作,大胆地建造自己的作品。3.幼儿讲述作品,体验成果喜悦。1)用积木代替小鸡进行验证,比较哪组的拱形桥最牢固。2)提问:为什么同样是拱形桥,可是承受的力却不一样呢?3)活动延伸:今天我们发现了拱形的秘密,有的小朋友还想试试,那回去后我们再去探索其中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