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五领域课程设计和实施幼儿园五领域课程设计和实施主讲教师:任凤霞联系方式:renfengxia0320@sohu.comQQ:346041448教学内容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幼儿园课程概念课程改革、纲要与五领域课程五领域活动设计(综述)五领域活动设计(分述)章节章节内容内容课程与教育的关系课程是教育中最重要、最繁难、最容易被误解的问题之一。课程是关于教育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的一个系统。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理论转化为教育实践的中介或桥梁。教育实践常以课程为轴心展开。教育改革也常以课程改革为突破点。第一章幼儿园课程概述一、课程的定义“课程”在我国始见于唐代。“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在西方,课程(curriculum)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1859年)。它是从拉丁语“currere”一词派生出来的,原意为“跑道(Recourse)”,规定赛马者的行程,——是“学习的进程”教育史上最有代表性的课程定义:内容维度课程即教与学的内容(教科书教材)计划维度课程即教学计划和培养人的蓝图经验维度课程即经验活动维度课程即活动二、课程的类型1、从课程对文化的选择分一元化课程与多元化课程2、按课程内容的属性分分科课程与活动课程3、按课程的表现形态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三、幼儿园课程的要素幼儿园课程的构成要素幼儿园课程的构成要素幼儿园课程的构成要素幼儿园课程的构成要素幼儿园课程幼儿园幼儿园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幼儿园幼儿园课程评价课程评价幼儿园幼儿园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幼儿园幼儿园课程实施课程实施幼儿园课程的最核心要素------教育理念幼儿园课程最为核心的方面是该课程所依据的教育哲学以及所反映的教育目的,这是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取向也就是教育理念的所在,幼儿园课程的其他成分都是在此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因此,各种幼儿园课程之间的差异首先也主要反映在所依据的教育哲学和所确定的教育目标的不同上。幼儿园课程目标幼儿园课程内容幼儿园课程实施幼儿园课程评价课程主体论(儿童的自然发展,儿童一般能力的获得)课程客体论(教师预定的教育任务学业知识和技能的获得)获取经验的过程知识学习的结果幼儿经验客观知识幼儿自主活动(教育方法:启发、诱导教育形式:个别、小组)教师教(教育方法:传递、灌输教育形式:集体、小组)活动过程评价学习结果评价教育理念幼儿园课程中游戏与教学不同程度的结合儿童的自然发展儿童的一般能力教师预定的教育任务学业知识和技能游戏完全结构化教学无结构低结构高结构完全结构对过程的强调对儿童自然发展的强调对结果的强调对将儿童发展纳入有目的有计划过程的强调四、幼儿园课程的特点基础性、启蒙性游戏性、生活化潜在性活动性和直接经验性瑞吉欧教学法因发源于意大利的城市ReggioEmilia而得名。它的特点是强调孩子自主性的学习,选择主题时不是以教师为主导,而是充分重视儿童的兴趣,教师再加以引导。学者专家、家长和教师多方合作,帮助孩子发展主题,开展各种活动。它重视艺术活动在儿童学习的重要作用,同时建立多媒体档案,用声像手段记录孩子的学习过程。例如,在美国一个采用瑞吉欧教学法的幼儿园里,几个孩子对一只小猫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老师注意到这一点后,拿来摄像机,教给他们拍摄方法和慢放、定格等播放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了猫的录像片,然后专门分析小猫的跳跃,又摄下了小朋友跳跃的镜头进行比较。老师还教会孩子查阅参考书,向专家请教,了解猫的解剖学特点和它跳跃的关系。最后,孩子们编辑出一部关于猫的跳跃的短片,还建了个小网站呢!第二章、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第二章、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我国课改的发展历程上世纪初上世纪初上世纪上世纪5050年代年代上世纪上世纪8080年代年代学习日本学习苏联多元发展一、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的幼儿园课程改革上世纪初,我国的幼儿园开始建立,幼儿园教育主要照搬外国的教育模式。“五四”新文化运动为各种哲学流派在我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我国的一些教育家,一方面接受并引进了这些来自西方的教育思想,另一方面提出了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