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导引】一、学习目标了解我国公民应该履行哪些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懂得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提高自己全面对待权利和义务的能力。知道公民忠实履行义务的三个基本要求,了解法律鼓励做的、要求做的、禁止做的行为,提高践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能力。了解忠实履行义务的重要意义,提升自己的义务观念,在实践中积极履行公民的义务,增强对国家、社会、集体及他人的责任意识,做负责任的公民。二、知识网络三、学法点拨本课包括“公民的义务”和“忠实履行义务”两框内容。第一框“公民的义务”,主要阐述了公民必须履行义务的原因和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并强调公民履行的义务除了法定义务外还有道德义务。在学习“我们的法定义务”这一内容时,我们首先要明确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认识到“只想享受权利,不想履行义务;想多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的想法是错误的。同时要了解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我们的道德义务”这一内容是本框学习的一个难点,学习时,我们主要应把握以下三点:第一,道德义务的涵义;第二,公民自觉履行道德义务的意义;第三,我国公民道德义务的重要体现──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第二框“忠实履行义务”,主要向我们提出了公民忠实履行义务的三个要求,即“法律鼓励做的──积极去做”、“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学习时,首先,我们要了解法律鼓励做的、要求做的和禁止做的行为分别有哪些。其次,我们还应认识到这三个要求是有层次的。“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是公民履行义务最低层次的要求,“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则是第二层次的要求,“法律鼓励做的积极去做”是对公民履行义务较高层次的要求。本课的学习,既是一个对有关公民义务知识的学习过程,更是一个提升公民意识和义务观念的过程。所以,我们在掌握有关基础知识的同时,要重在自我对照、体验和感悟,从而达到真正提升自己义务观念的目的。学习时,首先,要总结、对照一下自己作为公民履行过哪些法定义务、哪些道德义务,找出自己在履行义务上存在的不足并努力改进。其次,要积极开展一些社会调查活动。善于关注社会上人们自觉履行义务的各种行为表现并认识其重要意义,对社会上不履行义务的行为要认识到其危害。最后,多与同学讨论、交流在履行义务方面的体会,积极向当今时代忠实履行义务的榜样和楷模人物学习,向身边自觉履行公民义务的同学学习,把在课堂上学到的履行义务的要求落实到自己的具体行动中去,做一个忠实履行公民义务的合格公民,唯其如此,我们的学习才真正达到了目的。【本课测评】一、明辨是非(辨别下列观点的正误,正确的在相应括号内填“√”,错误的填“×”。)1.对于法定义务,我们可以履行也可以不履行。()2.未成年人年纪还小,所以现在不必履行义务。()3.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爱国的重要表现。()4.道德义务的履行主要靠国家强制力作后盾来确保。()5.在我国,凡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谴责的行为。()6.保护环境是法律对每个公民的要求,所以我们不能不做。()7.不做法律禁止做的行为也是公民忠实履行义务的重要体现之一。()8.法定义务是成年公民必须承担的,道德义务是未成年公民必须承担的。()二、最佳选择(把最符合题意的一个选项找出来,填在相应括号内。)9.规定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的法律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10.下列观点能体现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的是()A.公民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国家和集体是履行义务的主体B.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C.权利就是义务,义务就是权利D.充分行使权利就意味着较少履行义务,认真履行义务则必须放弃一些权利11.社会上有些人“只想享受权利,不想履行义务;想多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这种认识是()A.正确的,因为它看到了权利对自己的巨大益处B.错误的,因为它没有珍惜自己享有的法定权利C.正确的,因为它认识到履行义务要付出代价D.错误的,因为它割裂了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