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评罗老师的课VIP免费

评罗老师的课_第1页
1/1
评课看罗老师的课堂实录,就仿佛是在他的课堂里,跟着他在学习。明确的内容,清晰的板块,简洁的线条,有效的指导,让我们欣赏到了他的独特的语文风格。王荣生教授主张要从教学内容角度来观课评教,他认为一堂好的语文课,“主要的标志是教学内容正确并使学生有效地获取相应的经验。”他提出要重点关注“教师想教什么——教师实际在教什么——学生实际在学什么”。这样的一组关联为我们的观课评教提供了有效的模式。一、关于教师想教什么纵观整个实录,我们可以清晰地把握教师在这一堂语文课上,想要实现的主要教学目标和内容。二、关于教师实际在教什么1.教把握文意。运用“译读”法,由学生“对照注释翻译课文,看着课文句子直接说翻译。”这样,学生通过朗读、翻译的方法,对文章的内容有了总体的印象。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每一段内容。2.教理解诗人情感。对于生活在当下的、衣食无忧的学生来说,理解处于战争中生活颠沛流离的诗人是比较困难的。如何让学生读懂作者、理解抒情主人公形象,罗老师还是花了不少心思的。三、关于学生实际在学什么上海的李海林老师曾经提出,要建设“依文本设计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形态。他主张语文课堂上要“搞活动”,在活动化的课堂里,不是教师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告诉学生,学生理解并记住教师的这些理解,而是教师设计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语文、生成能力、提高素养。罗老师的课,就是一种由教师设计而由学生完成的“活动化”的语文课堂。整堂课,学生在教师严密而又精致的教学设计中进行学习。这些内容都是在学生的读、说的活动中进行的,教师起了牵线搭桥的作用。因为有教师的活动示范,学生学习起来就比较容易地达到教师提出的要求。诗歌教学最重要的方法是朗读。朗读不仅仅是技术的,更是艺术的。在罗老师的课堂里朗读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尤其是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情怀时,更是靠充满表现力的朗读来推进。如果能让学生通过反复地朗读读出作者的起伏的情感和悲悯的情怀,将会比纯粹的讲析更让学生体会到杜甫作为“诗圣”是当之无愧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评罗老师的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