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开发利用管理程序1目的为指导企业在两化融合实施过程中对数据进行开发利用,特制定本程序。2范围适用于企业在两化融合实施过程中对数据的开发利用。3职责3.1信息管理部:1)组织各业务部门,对数据进行定义、收集、积累和分析;2)组织制订数据应用模型以及其在业务系统中的应用方案和计划,并组织评审和审批工作;3)负责具体执行数据应用模型应用计划相关的项目。3.2各业务部门:1)负责根据已经定义的数据类型收集和累计本部门负责数据;2)参与数据应用模型以及其应用方案和计划的评审。4工作程序4.1数据开发和利用方案。4.1.1数据开发利用的需求收集和分析。信息管理部负责组织数据分析人员对数据开发利用的需求进行收集和分析。需求收集可以通过访谈业务部门人员、收集调查表、查阅应用系统文档、检查应用系统日志或历史运行情况等方式,获取以下信息:a)业务需求,包括对新数据开发利用的需求,也包括对现有数据进行优化和改进的需求;b)信息资源管理现状,包括信息资源管理的规模、职责等;c)数据开发利用现状,包括应用系统的数据结构,已产生或管理的数据类型和内容等。信息管理部数据分析人员再基于上述内容,通过根本原因分析(RootCauseAnalysis)等方法确定进行数据开发利用的主体,即哪些数据是需要被开发和利用的,如生产数据、销售数据、库存数据等。根本原因分析的方法包括因果图、头脑风暴法、鱼骨图、WHY-WHY图等。4.1.2制订数据开发利用方案基于4.1.1节所明确的数据开发利用的需求和主体,信息管理部和各业务部门进行研讨,以确定数据开发利用的目标和计划。研讨的输入包括数据开发利用的主体,及其相关的信息系统,投入数据开发利用的资源情况等。研讨的方式可以通过会议、邮件等各种方式。研讨的输出为数据开发利用的目标和计划。数据开发利用的方案包括:a)数据收集的计划,即针对所确定的数据开发和利用主体,确定需要进行数据收集的时间跨度(即需要收集多久的数据)、职能跨度(即需要哪些部门协助进行收集)、层次跨度(即所需要的数据是否需要有其他数据通过计算得到)等,并确定数据收集、清理和重构的计划;b)数据建模的计划,即基于已经收集、清理和重构的数据,来进行数据建模的进度安排;c)数据应用的计划,即在业务系统中部署数据模型的计划,计划中应包括相应的资源安排。4.1.3数据收集信息管理部组织相应人员对所需的数据,进行跨时间、跨职能、跨层次的累积、清理和重构。a)时间跨度:需要明确收集多久的数据;b)职能跨度:需要明确哪些部门协助进行收集;c)层次跨度:如数据需要利用其他数据通过计算得到,则需要明确各层次数据收集的时间跨度和职能跨度。通过明确上述跨度,可以从不同数据源收集的数据中提取有用的数据,对数据进行清理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将数据经转换、重构后存入数据仓库,以待进一步分析和建模。4.1.4数据建模信息管理部对已经收集的数据进行建模,数据建模的方法可以采用:a)线性加权综合法;b)非线性加权综合法;c)逼近理想点(TOPSIS)方法;d)插值与拟合方法:用于小样本内部预测;e)回归模型方法:大样本的内部预测;f)灰预测GM(1,1):小样本的未来预测;g)时间序列方法:大样本的随机因素或周期特征的未来预测;h)神经网络方法:大样本的未来预测等。信息管理部完成数据应用模型的建立后,还应制订数据应用模型使用的建议,交由各业务部门进行评审。4.1.5数据应用数据模型获批后,由信息管理部统一进行其在业务系统中部署的协调与安排。4.2监督与控制4.2.1信息管理部负责人制定《项目主计划》,明确项目关键点、进度计划、负责人,必要时采取评审方式进行监控。4.2.2信息管理部根据《项目主计划》进行跟踪,并以《项目周报》形式汇报项目进展情况,确保技术方案有效实施,并保持监督控制的记录。4.2.3信息管理部对技术方案中识别的风险进行控制,如遇风险发生,实施风险预案。数据开发利用方案详见年度《新型能力实施框架及策划报告》。5支持文件《新型能力实施框架及策划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