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拉手,地球村》说课稿鲁继梅一、说教材:歌曲《手拉手,地球村》是湖南教育出版社小学四年级音乐下册第十课《地球村》中的第一课时中的内容。第十课主要目的是告诉学生:随着交通、通讯工具的现代化,地球仿佛变小了,各国人民可以自由地来往、相处,“地球村”的概念应运而生,面对着我们生存的环境越来越受到破坏,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为了让学生们从小就有做一个自觉保护环境的地球村小公民的意识,本单元通过演唱和欣赏、演奏一系列有关作品,让学生进一步热爱绿色,关注绿色的事业,同时进一步提高合唱能力和识谱视唱能力。歌曲是由六个乐句组成的二段体。分为二个乐段:第一乐段由两个乐句组成,节奏富于弹性、欢快、活泼。第二乐段节奏变化重复,流畅而舒展、优美而欢快,表现出学生们手拉手,共建美丽地球村的欢快心情。二、说学情我所任教的四二班共有45名学生,男生名,女生名。这个班的学生活泼好动,聪明,与教师在课堂上有着很默契的配合。绝大多数学生具有很好的节奏感、同时非常喜欢上音乐课,学习积极性很高但是存在的问题就是合唱歌曲的学习是孩子们的弱项。因此在下面的教学目标中我会充分考虑这一点。三、说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孩子们强烈的环保意识,关注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教育孩子们从爱护我们的校园小环境到爱护我们生存的每一寸空间,人人争做环保小卫士。“过程与方法”目标:用听唱法、试唱法、小组合作、学生参与法等教学方法学会歌曲。•“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准确演唱歌曲《手拉手,地球村》。唱好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2、能准确把握两个声部各自的音准,做到两个声部的初步和声。体会歌曲的和声美。四、说教学重点、难点:新大纲指出要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只要有音响就要伴随着感情,学会唱歌不是目的,要把培养情感和审美渗透到音乐之中,这首歌曲自始至终洋溢的热情欢快的情感氛,我们在歌曲教学中一定要无时不渗透情感。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声教学一直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难点,本节课的难点也是在于和声。让学生掌握各自的声部音准,做到初步和声,学会聆听对方的声音,感受和声的美妙。五、说教法、学法:依据制定的教学目标,我采用的主要教法、学法有:自主学唱、听唱法、小组合作学唱法、欣赏法,这些方法我将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可以让学生在歌曲学习中得心应手,将歌曲的重点突出;难点更易掌握。六、说教学过程:本节课教学过程共有三个大的板块,第一板块为:地球的眼泪约占时间十分钟;第二板块手拉手地球村,大约用二十五分钟;第三板块:绿色的明天,约占时间五分钟。第一板块:地球的眼泪。第一环节师生琴声问好,然后是新课导入,我充分利用我校现有多媒体设备,为学生介绍什么是地球村,为学生播放有关环境受到污染的图片和视频,用真实的资料让学生最直观的感受我们的环境受到了怎样的破坏,地球受到了伤害,她在轻轻地哭泣。从而引导孩子们,我们看到地球妈妈在哭泣,我们小朋友们还做些什么呢?为下面的歌曲学唱做好准备。第二板块:手拉手地球村。第一个环节:教师为学生小结大家刚才的回答,看看大家是如何保护地球村。教师为学生展示歌词,并为学生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从老师的朗读中体会小朋友是如何保护地球村的,他们热情、活泼、一蹦一跳,将一个开朗、灵巧的小朋友形象跃然纸上。然后引导学生去想:将这段歌词有旋律的表现会是什么样的呢?于是开始第二个环节:聆听。用心聆听,在听之前为孩子们设定目标,你从歌曲中听到了几个声部?这首歌曲你最喜欢哪一句?第三个环节:学唱歌曲。本节课的重点之所在。首先学唱第一声部,首先要求学生用la小声的模唱。对于歌曲中的四分休止符与切分节奏要做到单独练唱,先读准节奏,再掌握音准。然后采用自主学唱,教师弹奏旋律,学生自主填词唱,充分锻炼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音不准的时候,教师再范唱,直至学生掌握。在这个过程中,自始至终老师要强调情感的流露,怀着一种怎样美好的情感去演唱。学会第一声部后,用同样的方法学唱第二声部。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可以把律动击掌的部分加上。等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