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讲座:谈古诗文记诵策略浓河中学任志香2011年5月谈古诗文记诵策略同学们:很多同学在记诵古诗文时,往往时间投入较多,效果却不佳,就是因为古诗文语言凝练,词义、句法与现代文有很大差异,针对这一难题今天我们共同探讨一下解决它的方法。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多年的教学尝试,我总结出古诗文记诵五法,供大家参考。一、画面记诵法:在诸多记忆中,形象记忆占优势,学习古代诗词及状物绘景的散文时,引导学生在有限的诗篇里拓展无限的联想,想像让诗中的景、物、人在脑海里浮现,加工展现成一幅幅形象生动的图景,如学习《桃花源记》时,根据诗情,指导学生想象画意,通过画面记诵,还可以训练我们的联想,想像能力,提高感知美,鉴赏美的能力,可谓一举多得。二、关键词句记忆法:古诗之背诵中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记诵过的内容隔了一段时间,由于一个词或一句话想不起来而导致后面的内容记不周全,而这个词一句话往往是文中的关键词句,如果记诵时抓住这些关键词句,就能地克服遗忘,如学习《陋室铭》时,就可找出统领全文的词语“德馨”,全文就是仅仅扣住德馨二字,从室外写到室内;陋室外环境清幽,“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室内有高洁之士“谈笑有鸿儒”更有“调素琴,阅金经”等尘器之外的生活乐趣,表现了作者傲岸高洁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突出了陋室不陋的主旨,通过抓住关键词学生不仅能当堂成诵,还在诵中提高了理解感悟能力。三、文脉记忆法:抓住文章脉络记诵,就能条理清晰地记住全文内容,如学习《醉翁亭记》时,就可以削枝叶留主干,理清文章脉络。1、亭的环境:环滁——琅琊——酿泉——醉翁亭。亭名的由来:做亭者——命名者——命名之意。2、风景画:朝暮之景——四时之景——总括点出“乐”字。3、人物画: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4、结束画:太守归——禽鸟乐——点明主旨先记住文脉,在按顺序对应扩展,如“四时之景”即野芳发而幽香(春)佳木秀而繁阴(夏)风霜高洁(秋)水落而石出者(冬)。四、互译记忆法:这是重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的记忆法,先指导学生通读原文,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对照成现代文,对照译文再还原成古文,如此反复几次,便朗朗成诵了。总之,如果我们大家能根据自己喜好合理选择恰当方法,相信大家一定能把古诗文学好,达到熟练记诵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