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字中堂,晚清权臣。1823年生于安徽一个地主家庭,1847年中进士。曾任江苏巡抚、湖广总督、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参与掌管清政府外交、军事、经济大权。1895年和1901年,分别代表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一百多年来,国人对李鸿章毁誉不一。有的则贬之为“卖国贼”,有的赞其为“开启近代化的改革者”。史论需要史据支撑,从材料看,李鸿章被贬为“卖国贼”的史据是?你又能提供哪些证据来支撑李鸿章为“开启近代化的改革者”的史论?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指军事武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指清朝的自我振兴和自我图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指先进的武器)。————摘自摘自《《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总理衙门原函》》((18641864年)年)李鸿章在信中提出“自强”,是因为当时清朝面临怎样的危机?阅读梳理,了解概况在这封信中,李鸿章为“自强”提出了怎样的主张?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军事武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指清朝的自我振兴和自我图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指先进的武器)。————摘自摘自《《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总理衙门原函》》((18641864年)年)阅读梳理,了解概况两江总督曾国藩清朝大臣左宗棠直隶总督李鸿章湖广总督张之洞恭亲王奕中央代表:地方代表:清政府中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的官员阅读梳理,了解概况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军事武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摘自《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1864年)快速阅读课文P98,说说:为了改变清朝“独火器(军事武器)万不能及”的状况以达到“自强”,洋务派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阅读梳理,了解概况时间代表人物目的旗号归纳洋务运动概况自强创办军事工业筹建海军创办民用工业培养人才求富维护清朝统治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19世纪60年代—90年代措施(学习西方)训练新式海陆军阅读梳理,了解概况时间代表人物目的旗号自强创办军事工业筹建海军创办民用工业培养人才求富选择一项措施,分析推理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维护清朝统治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19世纪60年代—90年代措施(学习西方)训练新式海陆军各抒己见,分析影响归纳洋务运动对中国发展的积极影响——大量西方科技和机器的引进,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洋务运动对外来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对自然经济的瓦解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培养了一批对西方事务认识较为深刻的人才,对日后发展大有帮助——使中国社会面貌发生了许多变化各抒己见,分析影响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纪录片《走向共和》在洋务运动中,大有作为的李鸿章,为什么1895年后如此伤感?洋务派举办民用企业有的被洋商兼并,如开平煤矿;有的因被外国侵略者直接占领而停办,如漠河金矿;有的亏损累累,难以为继,如轮船招商局;有的因经营不善而被迫停办,如兰州织呢局。——摘自龚书铎主编《中国社会通史》(提示:阅读课文图8-20、图8-21的图说和课文P100资料1、资料2,选择其中一则史料进行同桌讨论分析)。在洋务运动中,大有作为的李鸿章,为什么1895年后如此伤感?研读史料,探讨败因归纳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的器物,却没有相应的思想和制度变革,而没有触动腐败的政治制度和解放人们的思想,因而无法到达期望的效果研读史料,探讨败因一百多年来,国人对李鸿章毁誉不一。有的则贬之为“卖国贼”,有的赞其为“开启近代化的改革者”。史论需要证据支撑。结合本堂课的学习内容,你能提供哪些证据来支撑李鸿章为“开启近代化的改革者”的史论?人物评说,提升认识“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梁启超《李鸿章传》“欲知中国近史者,不得不曰李鸿章”--梁启超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李鸿章被清朝廷任命为“全权大臣”,抱病赴北京签订了《辛丑条约》。他在临终时上奏朝廷:“……创深痛巨,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