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瓶》说课稿美术组李晓飞一、说教材(一)说教学内容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二年级下册第五课《五味瓶》本课书的学习领域属于造型、表现。主要讲“酸、甜、苦、辣、咸“不同味道给我们不同的感受用色彩、图形、拼贴、表情艺术等方法表观五种不同的味道。培养了学生对色彩的敏锐感觉,初步掌握各种色彩在生活中运用。同时也是学生以后学习色彩知识和表情艺术打下基础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二)、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1)让学生学习用图画、色彩来表现五种的味道的相关知识。(2)提高学生观察、欣赏、动手动脑的能力。2、过程和方法目标:1)通过看、尝、说、议、画、制作等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受美、体验美、表现美、创造美。(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来掌握色彩在生活中的运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亲身尝试的活动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欣赏评价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3)在绘画和制作中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欲望,做事认真的良好习惯。(三)、教学重点对引导学生对五味的体验,感受及大胆的对“五味”进行色彩和图形的联想,对“五味”表情艺术的分析,注重学习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各种表现方法的引导,以及爱学习、爱生活的思想渗透。(四)、教学难点用图画、颜色表现五种味道大胆想象及引导学生制作时有创意。二、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天真、好动、活泼可爱,思维独特、个性鲜明。在教学中只有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并让他们时时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三:说教法1、直观教学法:根据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直观形象是儿童思维的主要特征。2、动画导入法:看动画是儿童善于乐见的活动形式,根据儿童年龄心理特征,利用看动画视频开课。3、实践操作法:实践是儿童获取基本技能的主要手段。四:说学法1、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自我决定、自我选择、自我调控、自我评价反思,以学生为主体性的学习过程。2、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动性学习。3、探究学习:是不能凭想当然得出结论,必须调查、搜集数据,用科学的方法,实验来证明。五、说教学程序: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的理念是让学生快乐、幸福地学习,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下创作。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以一首儿歌《找朋友》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让学生快乐地进入本课的学习;2、教师通过观看动画导入法创设有趣教学情景,使学生对本课的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二)发展阶段1、教师通过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分别尝试各种味道,回忆生活中这些味道的来源。老师画出各种表情粘贴在“五味瓶”上并粘贴相应味道的食物;2、穿插游戏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探究不同颜色的卡纸和“五味”的对应关系,初步在脑海把味道和颜色联系在一起;3、教师通过出示生活中跟五味相关的图片让学生把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咸的感受与之相联系起来,并能采用各种不同方法表现出来,以此突破本课的难点。4、教师提问:生活中的五味瓶是什么样子的?它有哪些作用呢?5、学生分组讨论通过什么方法可以表现出“味道”(三)创作阶段、出示范作让同学欣赏和评价,这个阶段是给学生接下来的作品创作做个导向。从颜色和图形两方面进行指导。2、出示创作要求,通过绘画或拼贴的方式选择适当的图形完成作品。(四)评价阶段(教师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师生互评等方式让学生进行积极表达、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体验成功的喜悦。(五)整理阶段鼓励学生取长补短,大胆改进自己的作品,整理好自己的作品。(六)课堂小结,课后拓展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由感性到理性到领悟,培养孩子们热爱学习,热爱生活,从而把美术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设计和美化自己的家,自己身边的环境。但要强调小朋友不要轻易去尝试各种味道,尤其是陌生人给的东西我们不能要,要学会自我保护。